洋务运动办洋务需要大量资金,李鸿章1887年与美国人合办的华美银行被朝廷喝止,政府没有钱只能加捐加税。而日本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发行信用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这表明洋务运动
A. 清政府没有充分重视洋务运动
B. 洋务运动缺乏近代金融体系支撑
C. 外国侵略加剧阻碍洋务运动发展
D. 社会矛盾加剧不利于工业化
高三历史单选题简单题
洋务派办工厂、造机器等需要的大量资金,军事工业主要靠政府投资,具体来源是军队拨划,民用项目主要有官款和招商引资,这对近代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金来说是杯水车薪。而同一时期的日本工业化主要是通过本国银行融资实现的。这说明,洋务运动
A. 成为中国近代公司制的推手
B. 缺乏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撑
C. 推动了清政府的国防现代化
D. 模仿了日本的工业化模式
高三历史单选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境。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这说明
A. 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
C. 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高三历史单选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A. 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 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
C. 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
D. 注重民间资本的大量引入
高三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伍延芳是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个法学博士,第一个为外国所聘而出任英国殖民地律师的中国人。1882年应李鸿章之邀北上天津,进入总理衙门的洋务差委局,参与对外交涉事宜,成为“中堂的主要助手”。1885年出任开平铁路公司总办之职,负责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面对帝国主义列强使用炮舰政策,划分势力范围,劫掠中国财富的严重局势,伍廷芳等受命修律。伍廷芳“延聘东西各国精通法律之博士、律师, 以备顾问。”先后完成了对德、俄、日、法、英、美等国的刑法、裁判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裁判所构成法等的翻译,通过分类整理,做到“各国之法律已可得其大概。”提出“盖西国从前残酷之刑法,经律学家几经讨论,逐渐改而从轻,政治日臻完善。故中国之重法,西人每訾为不仁。其旅居中国者,皆籍口于此,不受中国之约束。”“方今改订商约,首先收回治外法权,实变法自法之枢纽。”伍廷芳还奏请专设法律学堂,通过定课程、定学制、筹经费、广任用等措施,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法学急需人才。伍廷芳还于1898年提出仿行各国印花税,建议修订商律,增加破产律,旨在“使有成之商业,咸得有所维护。”使商人破产之案的审理有所依据。伍廷芳曾于1897~1902年和1907~ 1909年先后两次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当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伍廷芳等人联名上书,指出清廷之灭亡、共和之诞生已成定局,希望摄政王能顾全大局,赞成共和体制,从而避免将全国人民投入战乱之中。
——摘编自范守义《伍廷芳:中国近代外交家、法学家和实业家》
(1)根据材料,概括伍廷芳的法律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伍廷芳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高三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主要反映了洋务派:
A.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
C.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
D.注重民间资本的大量引入
高三历史选择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主要反映了洋务派
A.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
C.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 D.重视民间资本的大量引人
高三历史选择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洋务运动期间,官督商办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机会与威胁”分析表
机会 | |
因素 1.市场方面:国内市场庞大,对高质及相对于土布价廉的纺织品需求殷切 2.财务方面:1887年后得到官方支持,资金充裕 | 启示 1.开机生产后生意额会急速上升 2.官方资金有利于企业扩充 |
威胁 | |
因素 1.环境方面:官员之间互相包庇,李鸿章私下容许张之洞越过十年专利另办纱厂 2.竞争方面:外国纺织品数量持续上升 | 启示 1.反映了改革运动并非中央由上而下的全国性改革,只不过是洋务派的权力妥协 2.因专利而导致土布业未能转型,并限制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因素”分别给予一个补充,并说明其“启示”。(补充的“因素”及“启示”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高三历史连线题困难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1871年,清政府和日本签署了《中日修好条规》,规定:“两国指定各口岸,彼此均可设置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诉讼案件,皆归审理,各按己国律理合办。”这说明
A. 清政府洋务运动获得成功
B. 近代治外法权都是相互的
C. 日本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D. 清政府一度拥有治外法权
高三历史选择题困难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近代商人叶澄衷一度任职于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湖北铁政局,但他在1882年有意于在轮船航运业领域内开拓业务时,却受阻于李鸿章控制下的轮船招商局。这主要说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洋务运动进程
B.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双重影响
C. 近代民用轮船航运业的发展极其艰难
D. 洋务派垄断了近代中国的轮船航运业
高三历史单选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4年,基于筹集对法战争巨额资金的需要,英国政府以8%的利率发行了120万英镑的公债,建立了英格兰银行,该银行筹集了大量长期贷款,帮助威廉三世政府度过了难关。此后英国组建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这两家企业同英格兰银行一样都向国家提供长期贷款。这加强了英国战时的力量,也保证了英国在和平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降低了英国政府的融资成本。1844年的《英格兰银行条例》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基本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对其他银行遇到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确立了“银行的银行”地位。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最终确立,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能够在发生金融危机或恐慌时迅速向困难金融机构提供清偿手段,维护英国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随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英国确立了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各国货币系统与伦敦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使得英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世界货币的供应,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中的安全和增值准则的建立。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一部分来自以股份公司名义募集的资金,但只是吸引公众财务投资的一种形式,企业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并不受影响。1883年开平矿局受上海金融风潮影响股票大跌,有巨款厚资者表示“誓不买公司股票”。中国当时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钱庄和票号,但它们一般规模较小,向它们借款的人多以应急为主,满足不了政府大宗借款的需求。清朝实行银本位制,主币是白银,而且是银两,国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针对这种情况,李鸿章在1887年批准了与美国人合办的华美银行,但被朝廷喝止。政府清最后只能向外国银行借款,这些钱不仅需要高额利息,而且许多借款都以关税、盐税、路权作抵押。
——摘编自陈忠海《洋务运动:一场金融缺位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确立的背景,并概括其在推动英国崛起中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英国相比,中国在近代化起步阶段在财政金融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