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4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爆竹爆炸       C.干冰升华     D.镁带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金刚石      C.不锈钢      D.碘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敞口容器中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我国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迈向这一目标的最新一步。 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是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含H的物质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氢气使用前要检验其纯度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还原氧化铜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2个铁原子________

    2)4个氢分子  ________  

    3)3个镁离子 ________

    4)氧化铜  ________     

    5)高锰酸钾中锰元素显+7价  ________  ________ 

    6)硫酸铁 ________

    7)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填空

    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

    3)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将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4)铝有“自我保护”功能是因为________。

    5)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它的两种主要合金是   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不同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

    1)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水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某同学为了净化井水,用纱布、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等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普及利用新能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________等(任写一种)。低碳生活需从细节做起,我的一个低碳举措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

    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_________。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3)下列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氨气分子示意图。试回答:

    1)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个氨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

    2)从宏观角度分析:氨气是由________组成;

    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A          B      C          D          E      F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

    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  g

    3)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出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Ⅲ:________。

    【实验验证】(每种方法只限用一次)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证明猜想_________错误.

    实验二:取少量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Ⅱ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是C2H6O,试计算:

    (1)二甲醚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2)92g二甲醚中含氧元素________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同学们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对反应后的气体成分产生了疑问,某学习小组对该反应产物中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猜 想〕

    ①气体产物全部是CO2  ②气体产物全部是CO  ③气体产物________

    〔查阅资料〕 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现象与分析〕

    现象

    结论

    如果装置B________, 装置C无现象

    则猜想①成立

    如果装置B无现象,装置C________

    则猜想②成立

    如果装置B________,装置C____________

    则猜想③成立

    〔结论〕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③成立,同学们的疑问是合理的。

    〔反思〕

    (1)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单质碳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现取8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50g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称得容器内的物质总质量为55.36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有________。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