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判断题 5 题,单选题 28 题,选择题 2 题,非选择题 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5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判断题 共 5 题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最终得以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也更加普遍,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落

    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通讯传媒发展迅速,上海地区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电话公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要注意

    寻求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8 题
  1.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推行了公私合营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甲骨文中“蚕”、“桑”、“丝”等文字

    B. 电视剧《武王伐纣》中演员的丝绸服饰

    C. 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丝织品的描写

    D. 人教版历史必修2记载:“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 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 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 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明代“朝贡贸易”的表述准确的是

    A. 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 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

    C. 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 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則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

    A. 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B. 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

    C. 福建丝织业发展快

    D. 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房龙地理》记载:“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材料中“人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②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③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

    ④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抢掠了大量劳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约2700英里的铁路议案,相当于此前所有年份的总和。1846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议会被讨论,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顶峰。当时,英国大规模修建铁路带来的后果是

    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 最终确立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

    C. 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拓展

    D. 触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三次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 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 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 商业繁盛的地区

    B. 盛产煤炭的地区

    C. 邻近河流的地区

    D. 电力充足的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继昌隆机器丝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上海织布厂的发展境况侧面反映出

    A. 洋货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B. 国内商品市场过于狭小

    C. 民族经济生存与发展艰难

    D. 中国织布技术领先世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阅读以下据中国海关报告统计的主要农产品出口数据,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蚕丝

    大豆

    棉花

    1871—1873年

    37529公担

    57506公担

    8486公担

    1891—1893年

    59946公担

    760522公担

    290417公担

    A. 中国取得对外贸易优势

    B.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D. 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A. 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B. 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

    C. 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

    D. 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 很多新派人士穿着笔挺的中山装

    B. 中国北京至天津民航航线开通

    C.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D. 《万国公报》刊载巴黎和会的消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整顿金融,恢复信用

    D. 社会立法,保障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此规定

    A. 调整了企业和劳资关系

    B. 目的是防止农产品过剩

    C.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D. 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内容

    1982财年

    1983财年

    1984财年

    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

    医疗、住房补贴

    1

    1.2

    1.7

    其他项目

    21.8

    29.7

    35.3

    A. 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

    B. 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

    C. 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

    D. 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为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出

    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B. 农业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C.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得到缓解

    D. 赫鲁晓夫改革推动农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种种危机,时任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A. 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 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截止2015年4月15日,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57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国在亚投行的份额将占30%-40%,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表明

    A. 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

    B. 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C. 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D. 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开发开放浦东

    B. 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 加入世贸组织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下列最符合两人共同主张的是

    A.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

    B. 讥讽士人不学无术

    C. 强调经世致用

    D. 主张工商皆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某校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推论不严谨的是

    人物

    看法∕史料

    结论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先秦诸子均具有民主思想

    董仲舒

    天子受命于天

    B君权神授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黄宗羲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精神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儒学更加强调人的主观精神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继承”的主要表现是

    ①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②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③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④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发展大事

    1892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12年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A. 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B. 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C. 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D. 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战国《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长期以来,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现在,他们(农民)处置自己的农产品的行为就不能再叫做投机倒把了。

    ——《苏维埃时期苏联历史文件与资料集》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指出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及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而予以惩办”的原因。后来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一政策为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综合上述问题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建设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近)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父、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困扶危,并教育等件。至施舍一则,不得白白妄施,以沽名誉,恐无贞节者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是滋弊也。宜合作工,以受所值,惟废疾无所归者准白白受施。

    ——烘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本法案(《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材料三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关于社会福利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

    (3)据材料三、四与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及其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西汉的教育举措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规定的教科书是什么?其灌输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3)南宋以后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什么?此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是什么?

    (4)民国时期,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语文教材所渗透的主流政治思想是什么?

    (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时期,中国政府为发展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