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判断题 1 题,分析题 3 题
困难题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4 题
  1. 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造出了千里船                   B.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C.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         D.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的北朝科学家是

    A.祖冲之         B.郦道元         C.贾思勰     D.张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南北朝石窟艺术的表述,最能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特点的是

    ①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艺术传统 ②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③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  ④兼容道教艺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右图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它是

    A.《洛神赋图》  B.《女史箴图》  C.《兰亭序》  D.《玄秘塔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暑假期间,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古城西安旅游参观。在这里,同学们可以观看到的远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氏族遗址   D.河姆渡遗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水稻是盐城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最早大量种植这种作物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名称是一样的”。他的姓是

    A.夏           B.商               C.周               D.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与“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词有关的暴君是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青铜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历史悠久,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铁制农具在我国出现的时间

    A.原始农耕时代 B.夏商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牧野之战    C.马陵之战  D.楚汉战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

    C.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D.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私田的出现和扩大  C.封建地主的形成  D.各国君主的支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我国文字的发展演变顺序是

    A.甲骨文→金文→大篆→隶书           B.甲骨文→大篆→金文→隶书

    C.金文→甲骨文→大篆→隶书           D.隶书→金文→大篆→甲骨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诗仙李白歌颂秦始皇的诗句,这首诗肯定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绩?

    A.统一文字               B.统一中国

    C.修筑长城        D.设郡置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哪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A.实施结果            B.实施过程

    C.实施目的         D.实施背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刘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一是战国时期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B.土地肥沃

    C.人民勤劳                           D.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北魏孝文帝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政治家

    A.匈奴族         B.羯族           C.鲜卑族     D.氐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1.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居民是元谋人。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3.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

    4.佛教起源于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5.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出现在西晋末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分)

    ⑵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⑶根据材料二概括出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2分)

    ⑷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1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10分)

    步骤一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⑴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步骤二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⑵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2分)

    ⑶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2分)

    步骤三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⑷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2分)

    ⑸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1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是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请回答:(5分)

    ⑴分别总结以上两次改革的作用或结果。(2分)

    ⑵试分析以上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2分)

    ⑶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1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