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4 题,选择题 26 题,综合题 1 题,连线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4 题
  1.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  )

    A.仁政学说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性善论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6 题
  1. 《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锉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A. 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 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 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 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从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那么,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枢密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上将,132师师长赵登禹上将,9军军长郝梦龄上将等8位上将。下表是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

    1937年

    1938年

    1941年

    1942年

    阵亡人数

    125130

    249213

    144951

    87719

    A.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B.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 国民党是领导抗战胜利的唯一核心力量

    D.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垂相给、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上述制度的优势不包括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

    B.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 避免决策失误及吏治腐败

    D. 有利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为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中信息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 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礼记·孔子闲居》中,子夏询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民之父母,孔子说:“夫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即君主、卿大夫应当遵守礼乐之规则,才能为民之父母。这说明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 强调民本观念

    B. 强化等级秩序

    C. 缓和社会矛盾

    D. 规范统治行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二面排列

    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A. 贵族生活腐化

    B. 社会等级森严

    C. 血缘色彩浓厚

    D. 音乐发展迅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宋朝发展、完善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科举取士的名额大为增加,每科录取人数由唐朝的数十人增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这一措施的影响是

    ①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

    ②降低官僚集团的素质

    ③消除世家大族的势力

    ④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 皇权被削弱

    B. 相权得到加强

    C. 中书省独揽大权

    D. 中书省职能专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材料反映的是那个朝代制度的弊端

    A. 汉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明代内阁,清朝编修的《历代职官表》认为其“总之钧衡近地,职参密勿,其事权之属与不属,原不系乎宰相之名,而惟人主之威柄以为操纵”。这反映了

    A. 首辅权力的扩张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制度变更的惯性

    D. 宰相制度的弊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 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战国时秦王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 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

    D. 清初“军国政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史料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A.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雍正四年(1726年),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这主要反映出

    A. 清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B. 清代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 清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 流官与宣慰司职权相当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清朝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的管理与统治,其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

    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②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③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军事打击

    ④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 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 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 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 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经恭亲王奕提议,1862年在北京开办同文馆。它的创设是为了回应英、法《天津条约》中关于规定英语和法语文本为条约唯一正本的条款,中国需要训练精干的语言专家。这反映了

    A. 政府外交观念的变化

    B. 清政府真正开始了觉醒

    C. 洋务派占据主导地位

    D. 西学东渐之风达到高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B.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C.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D. 西学东渐,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备受冲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描述最符合题意的是(   )

    A.“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

    B.“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表现了旧式小生产者在民族自强和近代化变革的重合交织面前所产生的迷惘。这种迷惘又决定了他们会同地主阶级中的最顽固者发生感应。”以下口号符合这一历史事件的是

    A. 攘外必先安内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剿发捻,勤远略

    D. 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罗斯福认为(   )

    A. 中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B. 美国对中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C. 俄国支持我国抗战非常重要

    D. 没有中国,战争就不会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 九一八事变前后

    B. 一•二八事变以前

    C. 西安事变前后

    D. 八一三事变以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A. 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B. 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力量

    C.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D. 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4分)

    (3)军机处设置于清朝哪一皇帝时期?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近代以来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日本政府与大清帝国。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日本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施行自卫,抵抗暴力。

    ……

    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它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战之初,国民政府为“抵抗暴力”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有何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