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2 题,推断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B. 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可降解塑料,可以减缓“白色污染”,减轻温室效应

    C. 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2C与14C间的相互转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0g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10NA

    B. 在含有1mol FeI2 的溶液中,通过足量的氯气,转移的电子数是3NA

    C. 某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浓度均为0.1mol/L ,Na+离子总数为0.3NA

    D. 50mL 12mol/L 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桂皮中含有肉桂醛,结构如右图,杏仁中含有苯甲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肉桂醛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分子式为C9H8O

    B. 肉桂醛分子中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

    C. 1 mol肉桂醛与氢气加成时最多消耗4 mol H2

    D. 肉桂醛与苯甲醛不是同系物,但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

    A. 为检验SO42-需要滴加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并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把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煤气灯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蘸取K2CO3溶液并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为淡紫色

    C. 向盛有足量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D. 实验室制备乙炔时,常用NaOH溶液除去产生的H2S、PH3等杂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分离固体氯化钠和碘单质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时,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须加入少量的

    A.MgCl2       B.NaOH        C.MgSO4       D.NaHSO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T单质和H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Z的活动性最弱,T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酸性最强

    B.氢化物的稳定性:R>Q>X;R>T>X

    C.Q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X单质,R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T单质

    D.X阴离子和T阴离子相比,半径:X阴离子的大;还原性:T阴离子的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NH3的制备、性质等实验。

    (1)装置A中的烧瓶内的X固体宜选用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消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烧瓶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制取干燥的氨气,可将装置A与下列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进行连接。

    (3)装置B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实验时先通过三颈瓶瓶口1通入氨气,然后关闭b活塞,再通过瓶口2通入氯气。

    ①实验中三颈瓶内出现白烟并在内壁凝结成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

    ②实验完毕后,观察到三颈瓶内还有黄绿色气体,简述如何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装置A与装置B相连,打开a,关闭b,开始实验,使三颈瓶内充满NH3。将吸有2 mL H2O的胶头滴管塞进颈口1,通过颈口2将数据采集器的探头插入三颈瓶中。打开b,关闭a,挤压胶头滴管,进行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如下图。该图中____________点时喷泉最剧烈。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 CH3OH(g)+H2O(g)  △H1=-49.58 kJ•mol-1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H2

    反应Ⅲ:CO(g)+2H2(g) CH3OH(g)   △H3=-90.77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H2=______________。

    (2)反应Ⅲ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2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SO3的浓度为0.6mol/L。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v(O2)正=2v(SO3)逆             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气体的密度不变             D.气体的分子总数不变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③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④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SO3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分离出SO3    D.改变催化剂

    ⑤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4mol SO2和2mol O2,化学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再次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25℃时,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与c(I-)的比值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Ksp(AgBr)=5.4×10-13,Ksp(AgI)=8.5×10-17]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氯元素同族的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碘是______(填颜色)固体物质。(2)牙齿的损坏实际上是牙釉质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溶解的结果,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使用含氟牙膏会保护牙齿,因为氟离子会跟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发生反应生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氟离子还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含氟牙膏已经普遍使用。

    (3)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碘化钾生成单质碘。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①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条件通电)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会改变

    ②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⑤的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I2+2+2I-。溶度积常数Ksp(CuCl)=1.7×10-7 Ksp( CuI)=1.3×10-12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a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b mL。

    ①可选用_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硝酸甘油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率失常药物。该药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当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原子为手型碳原子。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属于手性分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制备甘油(D)的过程中涉及到最多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甘油除以上合成外,可以通过某种天然油脂经过 ____________(填反应名称)后得到。

    (2)制取硝酸甘油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丙烯时,可能会有副反应的发生,该副产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甘油醛(E)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关于甘油醛分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甘油醛属于糖类

    B.甘油醛是手性分子

    C.甘油醛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6组吸收峰

    D.从结构上分析,甘油醛可能发生缩聚反应

    (6)化合物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考虑立体化学)共有________种(自身除外),其中互为顺反异构体的两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合成B的过程中,原料转化率总是大于产品收率,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是最高的;F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        (填“高”或“低”),理由是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4)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5)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黑色球表示F原子)

    (6)A、C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高沸点和高硬度,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晶体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