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8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英国中世纪有一条政治原则,即“国王不能犯错误”。这使得历代君主都可以恣意妄为而不致因“犯错误”而被追究责任。后来的法案对这一原则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这一变化(  )

    A.使王权受到了间接限制      B.让国王可以继续胡作非为

    C.使大臣成为国王犯错的替罪羊  D.保证了国王由能犯错误到不能犯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77年5月16日,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在参议院同意下将众议院解散。在新众议院的竞选中,参加投票的选民高达80%以上,共和派取得绝对优势。后来麦克马洪被迫辞职,共和派领袖当选为总统。材料说明(   )

    ①法国君主派不甘心失败   ②法国共和派取得真正主导地位

    ③法国民众支持共和制度   ④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总统称谓问题上,美国国会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将“美国总统殿下”改为“美国总统先生”。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         B.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C.强调民主制度的公民意识         D.将行政权力归于总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艾奇逊在致杜鲁门总统的信中曾写道:“我们应当记得,苏维埃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原则,尤其是经济方面和党组织方面,有相当的影响。”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所说的影响是(  )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组织中占优势

    C.提出“耕者有其田”       D.推动国共党内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记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  )

    A.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   B.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人的思想

    C.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   D.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D.中共“七大”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表明(  )

    ①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②《抗战建国纲领》对全国抗战起到政治领导作用

    ③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有力地改变着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国民党认识到民众与国民革命军合作抗日的重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政权方式存在分歧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 世纪达到顶峰。

    ——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5分)

    (3)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2分),并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继承制度和婚姻关系在扩张领土上的广泛应用等等都是某种协商和妥协的产物。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顺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原因是什么。(2分)请用史实说明英国此后至19世纪中叶是如何渐进推动民主化进程的?(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集团之间妥协的表现有哪些。(2分)分析美国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

    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2分)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4分)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2分)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