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B.“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白酒中混有少量塑化剂,少量饮用对人体无害,可通过过滤方法除去

    D.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农药和制盐酸、有机溶剂的重要原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不正确的是

    ①电解质:明矾、冰醋酸、氯化银、纯碱  ②化合物:BaCl2、Ca(OH)2、HNO3、HT

    ③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C70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B.常温常压下,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含0.3molCl-的FeCl3水解制成胶体,所得胶体粒子数为0.1NA

    D.60gSiO2晶体中含有硅氧键的数目为4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M、X、Y、Z、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Y、Z是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气体分子XZ2,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密度在相同状况下是氢气的8.5倍,W的质子数是M、X、Y、Z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Z>Y>X>W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能含有离子键

    D.由X元素形成的某种单质能导电,可以做电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能正确表示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NH4++SO32—+H2O

    B.铜与浓硫酸混合加热:Cu+2H2SO4(浓)Cu2++SO42—+2H2O+SO2↑

    C.过量的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D.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使沉淀质量最大:Al3++2SO SO42—+2Ba2++3OH- = 2BaSO4↓+Al(O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82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l0.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4.92         B.6.42       C.7.18     D.14.8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2分)

    (1)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稳定性:金刚石     石墨(填>或<)

    (2)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  △H2(填>或<)

    (3)“嫦娥五号”预计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肼来制备. 用肼(N2H4)为燃料,四氧化二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N2(g)+2O2(g)=N2O4(g)  △H=+10.7kJ· mol-1

    N2H4(g)+O2(g)=N2(g)+2H2O(g)  △H=-543 kJ· 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25℃,101kPa时,14gC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 kJ的热,则CO的燃烧热为△H=  

    (5)0.50L 2.00mol/L H2SO4溶液与2.10L 1.00mol/L 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  

    (6)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 kJ、

    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已知A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B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n—1npn—1。D原子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最外层无成对电子,E的化合物种类最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A的常见氢化物AH3  的VSEPR模型为     

    (3)已知A和C形成的化合物X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化学式为       ,X是一种超硬物质,耐磨损、抗腐蚀能力强,

    推测X的晶体类型为     

    (4)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5)B的单质与A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稀溶液反应,能将A还原至最低价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TiO2的天然晶体中,最稳定的一种晶体结构如下图,黑球表示       原子。

    (7)二茂铁(C5H5)2Fe是Fe2+与环戊二烯基离子结合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Fe2+与环戊二烯基离子之间以           (填“离子键”、“金属键”、“配位键”、“氢键”、“范德华力”)相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O·Cr2O3,含少量MgCO3、Al2O3、SiO2等)为原料制取铬酸钠(Na2CrO4)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3价Cr在酸性溶液中性质稳定,当pH>9时以CrO2-形式存在且易氧化;

    ②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1)流程中两次使用了H2O2,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8时,被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调节溶液的pH>11时,被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

    (3)“调pH=8”和“调pH>11”中间的“过滤”步骤能否省略,为什么?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图中“□”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4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

    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在进行操作③时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