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部号称投资上亿元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B.“玖月奇迹”将新颖独特的双排键表演与各种风格的跨界演唱完美融合,开创了舞台上的全新表演模式,在中国乐坛上革故鼎新

    C.雅安大地震发生后,救援队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原本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在废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被困群众。

    D.钓鱼岛事件还没有平息,菲律宾又开枪射杀我台湾渔民,面对这些石破天惊的事件,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这个贫困县的领导们分坐几辆豪华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C.然而,特别让人不解的是,许多贪官总会在庭审中宣判时高墙内枪口下,才表现出一幅悔恨不已声泪俱下痛心疾首的样子。难道,他们在贪污受贿腐败之初,就不知道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父老乡亲?

    D.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因为公投,克里米亚瞬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1981年出生的克里米亚总检察长纳塔莉娅·波克洛恩斯卡娅更是一夜之间爆红全球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红人”。  

    B.当地时间3月19日下午,湖南的收藏家群体自从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皿方罍”,佳士得就与“皿方罍”当前所有者沟通后达成拍卖前的成功洽购。

    C.财政部门切蛋糕,凭什么标准?依据什么科学数据?在一些地方政府中,财政拨款并没有一个系统的量化标准,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依据。

    D.申银万国等多家券商纷纷发表报告称,随着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持续及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显著削弱,短时间内市场流动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边际收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 “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节选自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①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

    ②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

    ④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⑤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⑥可是人的对于超越入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④②⑥⑤③①         B.③⑥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⑥⑤         D.③⑤⑥④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舍市傍         去:离开

    B.君子谓孟母善以渐    化:教化

    C.宁能其夫子        衣:穿衣

    D.彼姝者子,何以之    告:禀告

    2.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

    A、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B、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C、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D、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5分)(2)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课内翻译:(共10分)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

    (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赏析:雨后的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月亮依然亮着。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人林小径罕见人影,翠绿的藤萝深处,只有两三声鸟鸣。早晨的霜气重重地袭来,即使穿着驼裘大衣都感到冷意,但是我的心情却轻快得和马蹄一样。十里青山,一溪流水,仿佛都和我产生共鸣一样,显得那么赏心悦目、生动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4)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6)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

    (7)海日生残夜,         。                (《次北固山下》)

    (8)          ,心远地自偏。             (《饮 酒》)

    (9)           ,去时雪满天山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金樽清酒斗十千,            。      (《行路难》(其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 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

    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 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

    “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

    “什么?”

    “你认识卡秋莎吗?”

    “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你为什么不去?”

    “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

    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

    “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

    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

    “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

    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

    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C.“同一个神灵”是指亲情与爱,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孩子对父亲的爱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和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E.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

    2.小说的开头写人群大声叫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

    4. “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 (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60分)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以“牵动内心的声音”为话题,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