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2 题
  1. 马克思曾热情地称颂道:“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巴黎公社(  )

    A.成立的历史背景 B.重要的历史地位

    C.领导的公仆意识 D.失败的经验教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

    A.《共产党宣言》 B.《开罗宣言》

    C.《凡尔赛合约》 D.《联合国家宣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百团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  )

    A. 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B. 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C.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 限制了总统的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历史长河中,湖湘大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风云人物,其中与屈原并成为湖湘文化开启者的是(  )

    A.贾谊 B.胡安国 C.魏源 D.柳宗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据上表可知(  )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诗句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是(  )

    A.“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因其执笔悬肘,若开劲弩,被人称为“猿臂翁”的清代书法家是(  )

    A.欧阳询 B.曾国藩 C.何绍基 D.王船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清末维新运动中,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大批热血青年狙击省城长沙,开学会、兴学堂、办报纸,轰轰烈烈.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船山思想的深远影响 B.湘军首领曾国藩的苦心经营

    C.光绪皇帝的励精图治 D.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大力支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历史名言、名句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湖南省遭受日军细菌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长沙 B.衡阳 C.常德 D.永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的是(  )

    A.周立波 B.齐白石 C.沈从文 D.贺绿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生动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集是(  )

    A.《荷马史诗》 B.《古兰经》 C.《天方夜谭》 D.《伊利亚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公园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

    A.迪亚士的探险活动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哥伦布的成功远航 D.工业革命的推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学者曾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为“姊妹革命”,这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 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   B. 实现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

    C.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 凸显了民主平等的启蒙理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英国曼彻斯特的人口由1750年的1.8万人增加到了1851年时的30万人,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贸易的扩展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汽车的普遍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

    B.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

    C.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D.他乘坐轮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美国《时代》周刊往往以自己的视角和价值观选择封面人物进行报道。下列对《时代》周刊杂志封面解读错误的是(  )

    A.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促进了人类进步,照亮了世界

    B. 比尔•盖茨最早发明了电子计算机,改变了世界

    C. 乔布斯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科技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马克思语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论述主要体现出的史学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生态史观 D.社会史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像唐太宗这样有才能的人,从西汉以来,只哟这一人罢了,他任用有才能的人,手下的将相没有不是这样的人的,恭谨俭约节省费用,治理天下几乎到了置刑法而不用的地步.自从夏、商、周三个朝代以来,没有见过能够和他相匹敌的,然而传位给儿子再到孙子,就遭受武氏之乱,子孙被杀,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后世人从本原上推究落得这样结局的原因却找不到.以我看来,可惜的是他不明白治世原则啊!

    ﹣﹣摘编自苏辙《唐太宗论》(译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材料一的观点进行评析.

    (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者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的部分目录摘编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单元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共产党子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俄文译稿)

    材料二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材料三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强,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

    ﹣﹣摘自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近年来,中国新互联网订户的月增长率达到5%到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到去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自2013年12月7日中国窗网站的新闻报道

    材料二  面对风云而起的网站,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及网上书店、网上学校、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人们在议论和分析网络的意义和价值.

    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的发明可以和蒸汽机相比,可以和电的发明相比,认为网络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讲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改革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格、网络化正在导致计算机理性的无限蔓延,人文精神的丧失,因此要人类离开网络,更多的进行“面对面”的交往.

    ﹣﹣摘自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互联网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新学知识,写一篇评述互联网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不少于15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