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名句名篇 4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蝠(biǎn)漫(sù)盗(zhí)慰(jí)

    B.予(gěi)脊(suǐ)护(pì)咬(niè)

    C.骂(chì)长(hāo) 青(tāi)怩(niǚ)

    D.流(1án)剑(jǐ)诗(háng) 削(b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斑斓咳喇虱子刻骨名心

    B.攀援雾蔼笙萧终成眷属

    C.典押荆棘掐死天伦叙乐

    D.嗟怨黄钺倾刻儒子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选项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抒情长诗,如镜子般直接反映心灵对现实的________。

    ②中国新诗的一百年,是在新旧文化________冲撞中除旧布新的一百年。

    ③他是个有心人,又肯钻研,天天苦练,很快________了“断魂枪”。

    A.关照急剧熟悉

    B.关照急剧熟习

    C.观照剧烈熟习

    D.观照剧烈熟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排比)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C.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拟人)

    D.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对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设计思路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

    B.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必然彪炳千秋

    C.老李是知恩图报的人,别人哪怕给他一句安慰或鼓励,他也睚眦必报

    D.演讲台上,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却妙语如珠,出口成章,真令我侧目而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苦难增强了人的精神水平,提升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但不是所有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B.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内部还有更加细密的区分,拿生行来说,分老生、小生、武生。

    C.南北朝时,人们写诗作文只注重平仄、音韵、对仗和外在形式,而往往忽略思想的价值。

    D.王维自幼聪颖,不但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动京城;而且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子无怒,秋以为期(请)

    B.纤纤素手(抬,举)

    C.如听仙乐耳明(暂时)

    D.几年离(孤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扬声沙漠垂

    D.返景入深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余阵兮躐余行

    B.相复几许

    左顾鲜卑一三十年

    C.烟涛微茫难求

    D.匪我期,子无良媒

    低眉手续续弹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审何得此绢

    B.令入来

    袭谓主君言无异虎狼 素不学问

    C.曹力排肃简,得罪去

    D.抱琵琶半遮面

    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匿主家     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4 题
  1.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最早著录于南朝梁代萧统的《________》。

    2.杜甫的诗有“________”之誉,其风格用“________”四字最能概括。

    3.晚唐诗人中,________和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4.李清照,号________,济南人。她的词风以________为主。

    5.元代的戏曲称作“杂剧”,而明代清代的戏曲称作“________”。

    6.“元曲四大家”是指________、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7.徐志摩、闻一多等________派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以理性节制情感”。

    8.“五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座山,即泰山、华山、________、________、衡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每空1分,共15分)

    1. ________,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2.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

    3. ________,脉脉不得语。

    4.暧暧远人村,________。

    5.久在樊笼里,________。

    6.木末芙蓉花,________。

    7.大漠风尘日色昏,________。

    8.________,江船火独明。

    9.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

    10.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12.人生如梦,________。

    13.青山遮不住,________。

    14.躲进小楼成一统,________。

    15.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篇现代文,完成小题。

    ①为了克服诗歌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道“工序”。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由于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的困难。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当读到a(朝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③由于诗歌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找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未尾一句,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情感,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因半生飘零而感慨;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疾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b (姓名)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惆怅、失落的情怀的寄托。

    ⑤由于诗歌形象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简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广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⑥还有我们读诗时会感觉到,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跳跃性很大。这种现象在欣赏古典诗歌中更为普遍。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短诗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前一个“巴山夜雨”,是思念此时此地的;后一个“巴山夜雨”,跳到了想象中的未来,是团聚时的彼时彼地。那时节,西窗闪着烛光,他们一起回想如今这个令人情思绵绵的雨夜。当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所理解时,当跳跃之间的关联为我们所连缀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

    (谢冕《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有删改)

    1.给文中a、b两处填空。(2分)

    2.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凡优秀的诗篇都是有话不直说,只是间接地向读者灌输。

    B.“天女散花”的比喻意在说明诗人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自由度。

    C.诗句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的具体情感由其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决定。

    D.欣赏诗歌时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必然意味着诗歌的贫乏。

    E. 在欣赏古典诗歌时,我们会觉得语言不连贯,具有跳跃性。

    3.作者提出,欣赏诗歌时要有必经的一道“工序”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训练”,这道“工序”和这种“训练”各是什么?(5分)

    工序:________训练:________

    4.第④段画线句中的“重新创造”都包含哪些内容?(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傍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葬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选自《唐才子传·李白》)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以之命:命名

    B.妃辄之沮:通“阻”,阻止

    C.宰惊愧,拜曰谢:感谢

    D.为僚佐辟:征召

    2.下列句中弧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解金龟换酒

    B.所业投贺知章

    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行将何治天下乎

    C.帝喜,赐食,亲调羹

    D.白长笑

    将,信必不留             有德于天惠于民

    3.下列句中补充的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使高力士脱靴

    B.(白)恳求还山

    C.怒,引(白)至庭下曰

    D.见郭子仪,(郭子仪)奇之

    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李白“豪放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 ②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③白长笑而去              ④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⑤乘醉跨驴经县治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傍若无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5.下列的分析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贺知章读到李白诗作《蜀道难》时,赞叹李白是贬谪到人间的仙。

    B.李白不畏权贵作诗《清平调》来讽刺杨贵妃,从而得罪了贵妃。

    C.唐玄宗每每想要赐官于李白,却因杨贵妃的记恨而被阻止。

    D.李白曾救过郭子仪,当李白受难时,郭子仪想尽办法帮助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3 题
  1.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是一首________诗(体裁),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其中第三联称________。在音律上,这种诗要求偶数句末一字________。(3分)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首诗节奏明快,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表达出一种即使离别却又“落日心犹壮”的豪情。

    B.第一联对仗工整,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清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

    C.第二联说离人像蓬草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不拘泥于对仗,落笔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

    D.“萧萧班马鸣”一句,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青玉案

    贺铸[1]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1]贺铸,北宋著名词家,才兼文武,惜一生沉郁下僚。晚年退居苏州,住在横塘附近,本词当为其时其地所作。

    1.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上片写情之间阻,下片写愁之纷乱;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则以抒发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为主。

    B.上片“但目送,芳尘去”,是说虽然佳人没来,自己又不能去,但是自己目送芳尘离去,感觉也十分美妙。

    C.“锦瑟华年谁与度?”是说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点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合自身不得志的遭际。

    D.“飞云冉冉蘅皋暮”是回忆和佳人初次见面的情景,而“彩笔新题断肠句”则表达久等伊人不来,提笔伤痛之情。

    2.本词下阕末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当代诗歌鉴赏(共6分)

    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川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1.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诗歌写诗人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火车站“眺望星空”时获得的巨大的心灵震撼。

    B.诗人“眺望星空”,感受到了自然的博大;而“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则体现了人的渺小。

    C.青草“疯狂地生长”,“马群忘记了飞翔”,以动植物的生命状态烘托此情此境归于死寂。

    D.陋室屋顶“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写出了星空的繁密,更描画出心灵祭坛的璀璨。

    E. 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内心的宗教情感非常纯洁和虔诚,此刻他已成为一名坚定的信徒。

    2.本诗朴素,但情感深挚。如写‘‘风”的两句,前句从________的角度写出环境空旷渺远的特点;后一句则极富有________的纵深感,不禁让人想起唐人张若虚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我们往往被那一份诗意打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一种傲岸,“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一种沧桑,“守拙归园田”是一种高洁,“纷纷开且落”是一种安适,“脉脉不得语”是天涯两隔的哀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恣肆的豪情……然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却不全然是诗意的。

    你怎样看待这“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态度?你的生活中,可有这一种或那一种诗意?请就“生活·诗意”展开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