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解答题 6 题,填空题 7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
    A.0.5g
    B.5g
    C.50g
    D.50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质量
    B.速度
    C.密度
    D.路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ρB
    B.ρB>ρA>ρ
    C.ρB>ρ>ρA
    D.ρ>ρA>ρ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其秤砣上粘上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秤东西时,其读数( )
    A.将比实际质量大
    B.与实际质量相同
    C.将比实际质量小
    D.大小难以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中的水银,主要是应用其密度大
    B.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主要是应用其硬度大
    C.蹦床上的弹簧,主要是应用其弹性好
    D.用铝做奥运火炬外壳,主要是应用其导电性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两个轻质绝缘小球相互吸引,其中一个带正电,则另一个( )
    A.肯定带负电
    B.肯定带正电
    C.肯定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削铁如泥”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刀具品质优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说明制作刀具的材料 ______比铁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6年5月31日,吉林省发改委对吉林省6~8月份的汽油价格进行了微小调整.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______(选填“上调”或“下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 花生油的密度
    (g/cm3
    150 107.6
    (3)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熔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并填入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体 m/g V/cm3 /
    铝块1 54 20 2.7
    铝块2 108 40 2.7
    松木1 108 216 ______
    松木2 10 20 0.5
    (1)将上表中的空格补全;
    (2)比较①、②两次数据得出结论:______;
    (3)比较②、③两次数据得出结论:______(填条件),体积大的,密度小;
    (4)比较①、④两次数据得出结论:______ (填条件),质量大的,密度大;
    (5)分析全部数据发现,对不同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物质的______,它的定义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目前,南京市大约还有30万户居民使用每次冲水13L的老式坐便器,如果这些坐便器换用某种节水阀后,每次冲水量可降为5L.
    (1)1t水可供一套换用了节水阀的坐便器冲洗多少次?
    (2)若某户居民平均每天冲水10次,换用节水阀后,该户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千克?(1L=1d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堵住,在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则气体的体积________,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原来是中性的原子由于某种原因失去电子时,就显示出带________电;而得到多余的电子时,就显示出带________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科学的说法,比如:①铁比棉花“重”;②将质量不同的钩码分别挂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重”的那端将下降.通过学习物理,我们知道:说法①中的“重”应改成________,说法②中的“重”应改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铝的密度是 ________kg/m3,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 ________,水的体积 ________,密度 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等质量的空心铅球、铜球、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__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合________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量杯先后盛体积不同的某种液体,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的量杯与其中液体的共同质量m跟量杯内液体的体积V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1)量杯的质量是________;
    (2)60cm3的这种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