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情景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4 题,其他题 1 题,名著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

    ①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婆suō(________)      qiè(________)意    浮想联piān(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B.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 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 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B.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它们能结伴同行,相互借力。

    D.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B.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布衣”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我们学过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选自该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是他的手颤抖的厉害,地图画得一塌糊涂。屋子里掀起一片嗤笑声……他头顶上有个小孔通往顶楼,这时,一只猫儿突然从这个孔里掉下来。”这段话出自《汤姆·索亚历险记》,它描写了主日学校的老师杜宾斯被汤姆捉弄的情景。

    B. 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蝉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C. 《琐记》中鲁迅回忆了在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让他吃福橘的往事,表达了他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D.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A. 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   B. 食:吃

    C. 齿:年龄   D. 毒:怨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简答题。

    ①阅读下面的《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铲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

    以上选段表现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酒宴上,梁中书告知蔡夫人“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后来蔡夫人推荐由杨志负责押送,于是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故事情节)的故事。梁山好汉们的这次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人的因素外,也离不开自然条件的“相助”,这两个利于行动成功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②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释:①殣(jìn):饿死。②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1.下列选项中对“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

    B.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

    C.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

    D.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潘生为了能让母亲多活一些时日,亲自雇佣回鹘人照料母亲以便自己外出赚钱养家。

    B. 潘生在回乡途中遇到一女子,该女子乞求潘生带她同行,潘生答应了她。

    C. 女子父母对潘生一路给予女儿的照顾十分感激,所以决定把女儿嫁给潘生做妻子。

    D. 从选文可以看出潘生是一个有担当、讲道义而又孝顺的人。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自度无所得食   度:____________      ②等死   等:____________  

    ③即具酒炙乐   具:____________       ④生则毅然谢曰   谢: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日操瓢道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巴陵①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①巴陵,湖南岳州。诗人贾至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好友王八员外被贬长沙时,贾至给他送行。

    1.试分析首句中“柳絮”这一景物的作用。

    2.末句“离恨空随江水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沥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

    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生活中,我们更要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开始廉颇并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但之后因赏识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的胸怀,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谈。学会赏识强于自己的人,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

    1.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请简述文章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这句话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根善的拐杖

    朱成玉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⑩人群出奇地安静。

    ⑪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⑫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⑬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⑭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3.联系前文,说说第⑫段划线句“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的含义。

    4.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5.说说标题“一根善的拐杖”好在哪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可以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伸出你的手,谅解犯错的伙伴,与朋友摒弃前嫌,可以让自己的风度更优雅;伸出你的手,挽起同伴的臂膀,唤起合作的热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伸出自己的手。

    请以“伸出自己的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