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胡适认为: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统治下的殷商旧邦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写照。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不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一族。以下各项言论中,不符合胡适这一观点的是(  )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书·主父偃传》载:“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上述材料中,主父偃的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 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的关系

    B.以广建诸侯得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C.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性功臣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末袁中郎认为,文章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袁中郎这一认识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政治思想上专制加强   B.陆王心学影响深远

    C.文学体裁巨大创新    D.商品经济深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下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 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美国陆军的第75游骑兵团(the 75th   Ranger Reginment)是一支骁勇善战的特种部队。其前身是二战时在缅甸作战的“麦支队”。麦支队队徽上加有中国军队的青天白日军徽,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该队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反映了国民政府片面依赖美军     ②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

    ③体现了美军对入缅中国远征军的认同 ④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十年建设期间,诗人笔下经常有“烟囱”的身影,如“彩霞里伊水似凤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囱森林。”这种文学现象反映的时代信息应当是(  )

    A.人们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B.喜好黑色的时代审美观

    C.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是《改革开放30年流动农民工统计表》,表中数字所反映的这一现象

    A.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B.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多地少

    C.完全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使然      D.受农村自然灾害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士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陈乐民在《20世纪的欧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据此分析,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创造雄厚的经济实力           B.扩大社会消费

    C.稳定社会秩序                 D.基本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先后提出了“历史终结论”、“单极世界论”、“文明冲突论”、“多级混乱论”和“霸权和平论”等,中国和许多国家则坚持“国际格局多极论”理论。这些理论反映了(  )

    A. 中西政治理念不同

    B.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C. 美国关心国际秩序的重建

    D. 美国独霸野心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诉求之间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  (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仅1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

    材料四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在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是什么?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科技等方面思考)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对外称呼变化的趋势。(4分)

    (3)材料二、三和材料一相比较,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简要分析两个时代与世界融合不同状况的原因。(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太平洋丝绸之路真正的东端……在中国福建沿海的一个港口,叫做月港,这是一个自由贸易港,由于沿海贸易的兴盛,它发展得非常的繁荣,被誉为小苏杭……它的商品是通过国内的商人运送到月港,然后通过月.港的外贸商人运到马尼拉去……所以马尼拉和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这个航线的货源就是来自中国。因为运送出去的中国商品第一位的是生丝,以及丝织品,另外还有比方说棉布、瓷器,其他一些中国的商品,但是以生丝和丝织品为主,所以这条航线就叫做太平洋丝绸之路。

    ——摘编自《樊树志讲明史:“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

    材料二  从海权的意义来看,海权乃为控制海洋及利用海洋,以达成国家目标之能力,而拓展海权之主要工具为海军武力及商渔船队,武力用以制海以保障海上商渔船队与交通线(海上航路)之安全,而商渔船队可开发海外商业及经济利益,厚植国力,平时商业船队可赚取大量经济利益,战时可支援海军舰队作战。

    ——《马汉海权论之中心思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英国“控制海洋”产生了哪些结果?(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