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其他题 1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利用花,花也利用你
    我们为何给人送花?赠人以花可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我们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种强大的心理效应,然而在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尽管花卉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国际产业。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花卉能够激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他任何物种几乎都不一样;更让人好奇的是,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进化生物学认为,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物种而进化,从而使其不断传播开来。但是这种理论提出,植物——人类共同进化的根据是花儿带来的感情奖赏。
    拉特格拉斯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人类至少5000年来一直在广泛种植花卉,与其他植物相比,它们拥有非常大的进化优势。他们还指出,花卉的形状和香味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为了验证其论点,这个研究小组给150位妇女带去不同的礼物,其中包括鲜花,水果和糖果等。结果发现,得到鲜花的妇女比得到其他礼物的妇女要兴奋得多,而且这种效应持续了数日。再者,得到鲜花的妇女比之前更积极地回答问题。他们通过另外的试验发现,鲜花不仅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能使人露出笑容,开口交谈,而且还能促进认知功能,比如提高记忆力等。有些人得到鲜花后的情感表现甚至完全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
    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进化理论来解释鲜花带来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效应。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对风景和植物的欣赏跟人类原始时期的生存条件有关,当时人类要根据环境线索来寻找食物。由于花儿这种美丽的东西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人类变得“从感情上”欣赏这种美,所以会喜欢花。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意味着将来会结出果实供人食用,这样的地方也可能比较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然而拉特格拉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鲜花各种不同的感觉因素在共同影响人的情绪,因此鲜花是“超级刺激物”,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这些引起感觉注意的因素多数会造成我们的心理状态迅速出现深度变化。
    对人类基本没有食用或其他生存价值的开花植物,利用对人的情感作用实现了与人类的共同进化,这跟狗的进化情况很相像。开花植物就相当于作为人类伙伴的动物。所以,下次你给别人送花就知道,你利用花的时候,花也在利用你。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花也在利用你”的一项是( )
    A花卉可能利用了其能激发人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这一影响来不断进化。
    B花可用来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
    C开花植物利用花儿给人带来的感情奖赏不断进化。
    D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
    2.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不属于鲜花带来的“心理效应”的一项是( )
    A 得到鲜花比得到其他礼物更能让人兴奋。
    B得到鲜花后人更愿意与他人交谈、沟通。
    C鲜花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D鲜花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引起人的心理变化。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对开花植物进化的认识是一致的。
    B鲜花不仅能使人露出笑容,而且还能提高记忆力,促进思维功能发展。
    C科学研究证实,鲜花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所以人类“从感情上”喜欢花。
    D对人类来说,开花植物既没有食用价值,也没有其他基本生存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木格花窗的眺望      李汉荣
    ⑴窗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窗棂就飘出令人惊喜的,特有的清香.这是我们能够嗅到的乡村气息的一部分.植物的魂灵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桐木的门,桦木的椽,榆木的门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芦瓢,就连脾气难免尖刻的菜刀也有着柔和的柳木柄……就这样,一些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也恰到好处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远山引进了她的日子;到了夜晚,则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银河领进了她的屋子,她的梦境.
    ⑵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园:韭菜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想起千年的礼仪,透出一种代代传递的肃静与活泼;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葱那不谙世事的单纯的手,却能在不动声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义;花椒树,经营着浑身的刺,守着那古老的脾气-----鲜美的麻,一种地道的民间味道。
    ⑶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⑷我能想象,母亲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园,看那经她的手侍弄的植物们.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
    ⑸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经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着.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她收阅.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过几封信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有一个夫君,等着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寄来一封封素笺。
    ⑹窗框上雕有简单的图案:喜鹊,蝴蝶,莲花,仙桃.这些中国的古老图腾,是自然里美的生灵.人居住在它们中间,受它们庇护,也庇护着它们.人与天地就这样互相凝视,互相友善,人也变成了自然的情义。
    ⑺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也会两三点跳进来,更有时,那迷路的蝴蝶也会因了惹眼的窗花飘进来,在屋里逗留片刻.窗外墙根下,时不时冒出几丛喇叭花藤,顺着墙壁爬上窗子,在母亲有些寂寞的窗口,吹奏起淡紫色的,蓝色的音乐;那些蛐蛐们,蝈蝈们,还有根本见不到面的无名无姓的虫儿们,就伴和着它们的歌---那从远古一直传下来的老歌;喜鹊,斑鸠,麻雀,八哥,云雀,布谷鸟,阳雀,清明鸟……也远远近近地唱着,唱着.从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见万里,你侧耳能听见千秋。
    ⑻我站在窗前,嗅着淡淡的松木香气和从窗外深远的天地飘来的草木风月的气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的妇人吗?
    ⑼此时,鸡叫二遍,已是深夜时分,母亲睡熟了,我静立窗口,看见月亮偏西,泊在遥远的一个山脊上。银河浩瀚,展开了它波澜壮阔的气象,我似乎听到天上涨潮的声音,哗啦啦的声音,它的波浪汹涌而来,拍打着夜深人静的民间,拍打着这小小的窗口,笼罩着我小小的母亲。
    ⑽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亲,小小的我,与浩大的天地一起……我们很小,但是,人世悠远,天道永恒……
    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中描写了众多生动活泼的植物和动物,写了雕有简单的图案的窗框,渲染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

    B.第二段中的韭菜、白菜、葱和花椒树四种寻常植物,在作者笔下充满了温情与浪漫,这是因为“我”借助了母亲的视线。

    C.母亲将一封封信比作透过窗格的月光,想象这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等她收阅,表明了母亲对幸福的渴望。

    D.从第五段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寡居的母亲,或是一个经历过爱情挫折的母亲,她安静而安祥地生活着。

    E、“此时鸡叫二遍,已是深夜时分”,说明“我”从早上到深夜一直伫立窗前,一边欣赏窗外美景,一边浮想联翩。
    2.阅读全文,“木格花窗”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6分)
    3.第三段画线的“天地生命的颜色”的内涵是什么?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4.关于本文的主题有“精神返乡”、“怀想母亲”、“人与自然在和谐中永恒”等不同理解,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谈谈你的认识。(8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时我家住在铁狮子胡同三号,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海棠树,春天花影满地。我爸的书房是一排小北房里的一间,书房的窗子上挂着白布窗帘。夏天,书房的窗子大敞四开,书桌上放着一大盆冰块,我爸爸光着膀子俯身在桌前写作。大汗淋漓,但毫不觉察。有时候我看到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脸色阴沉沉的,我还记得他有剧烈挠头的动作,就像脑袋里憋着千头万绪,只有拼命地痛快淋漓地挠头才能把它们梳理清楚。我爸爸写作不是那类“快手”,他要翻来覆去地琢磨,常常把写出的句子读出声来,直到自己十分欣赏为止。他的朗读与众不同,打动我,使我不忘,因为他根本不知觉声音的存在,他读得有味,完全是情感的韵律。
    多年来,他的手边一直有好几个本子,有活页本,有很小的笔记本,也有学生用的横格本,本子里内容纷繁,有他的断想,有日记,有一篇篇的人物对话和他自己写的诗、他想写的戏的提纲。他去世以后,我曾经仔细地翻看过他写下的东西,在字里行间,我强烈地感到他对各种人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脑子里那部创造的机器一直在不停运转,一个个人生的问题像滚珠似的在他的脑子里发出哒哒哒的清脆的声响;在他心灵的大厅中,他既是讲述人又是听众,,思想的自由的在回声在他的身体里振荡。想到此我的心里十分感动。
    在我爸爸1982年6月10日给我的信里,他写道:“一个作家必须有真正的思想。一个人没有思想便不成其为人,更何况一个作家。其实向往着光明的思想才能使人写出好东西来,你以为如何?希望你能真正在创作中得到平静快乐的心情。”在他1982年7月13给我的信里,他说:“天才是‘牛劲’,是日以继夜的苦干精神。你要观察、体会身边的一切事物、人物,写出他们,完全无误,写出他们的神态、风趣和生动的语言。不断看见,觉察出来,那些崇高的灵魂在文字间是怎样闪光的,你必须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卑污的灵魂是写不出真正的人会称赞的东西的。“在他重访母校南开中学时,曾给中学生们讲话,说:”我一生都有这样的感觉,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啊,还是极应当地把他搞清楚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把人搞不清楚,也看不明白,这终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曾经有一天,我不记得我的情绪为什么有些不好,我爸爸看出来了,就对我说:“小方子,别那么不快活。”我说:“没什么快活呀!”他想了想,说:“是没什么快活事儿。我给你读两句诗,你就懂了。”他找来弘一法师的书,翻到其中一页,念给我听:“水月不真,惟有虚影,人亦如是,终莫之领。”他解释道:“就是不能懂这个道理。‘为之驱驱’,驱驱就是忙呀,忙了一辈子。‘背此真净’,真净,这么干净的一个世界,你违背了,‘若能悟之,超然独醒’。”他放下书,静了一会儿,“这是另外一个世界,和马克思的世界不一样,和资本主义世界也不一样。你觉得如何?”他久久地望着我,穿过我,望着他自己的内心。
    在他的一个本子上,我看到他写下这样一句话:“灵魂的石头就是为人摸,为时间磨而
    埋下去的。”我爸爸,他是一个极丰富极复杂的人,他一生不追求享乐,他很真诚。他有很多的缺陷和弱点,但是他没有罪孽。如今,他透明的生命在一个无比自由的地方翱翔。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文章第一段,作者恰当地运用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曹禺创作时认真、求实的特点。

    B.曹禺对各种人都怀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人的精神层次有着深入的思考与认识,这与他平时善记笔记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C.曹禺教导自己的女儿说:你必须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卑污的灵魂是写不出真正的人会称赞的东西的。这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他本人的精神追求。

    D.作者精当地选取了几个不同的生活细节,从不同的侧面对曹禺的形象进行了刻画,虽无过多的评论与赞美,但曹禺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形象却已具体可感。

    E、曹禺解释“背此真净”中的“真净”时,说“这是另外一个世界,和马克思的世界……不一样”,可见,他指的应是佛家的世界。
    2.如何理解文章第四段中“他久久地望着我,穿过我,望着他自己的内心”这句话的含意?(6分)
    3.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曹禺的哪些品格?请分条概括。(6分)
    4.曹禺说:“灵魂的石头就是为人摸,为时间磨而埋下去的。”其实灵魂就是人的某种支撑,结合原文谈谈你对“灵魂”的认识。(8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先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两千石不能擒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上拜为渤海太守。召见,问:“何以治渤海,息其盗贼?”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②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于是悉平。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狱讼止息。由是被召。
    注释:①潢池:即天潢,本星名,转义为天子之池。此借指皇室。后以“弄兵潢池”为造反的讳称。②传:驿马车,分为三等,高等四匹健马称“置传”,中等四匹马称“驰传”,末等四匹马普通马称“乘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兵:兵器
    B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安:平定
    C固欲安之也。                           固:当然
    D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             诸:凡是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龚遂的“治理措施”的一组是( )
    ①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②悉罢逐捕盗贼吏
    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④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⑤郡中皆有蓄积,狱讼止息
    ⑥持兵者乃为贼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龚遂本来是朝中的水衡都尉,由于渤海郡乱,无人能治,才调离京城,后来渤海治理太平后,又被朝廷召回,说明朝廷能够知人善用。
    B 龚遂向皇帝提出请求,希望丞相、御史不要拿法则来约束他,使他可以看情况行事。这一请求得到了晋宣帝的批准。体现了晋宣帝的英明果断。
    C龚遂到渤海后,立刻下令撤消了所有负责缉捕盗贼的官吏,并规定手执锄头、镰刀和其他农具的,一律视为良民,不得刁难。说明龚遂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条例,很有才干。
    D龚遂注意到当地风俗奢侈,人民好经营商业,不愿经营农耕,于是他以身作则,提倡节约,劝导百姓从事农桑,说明龚遂能够真正为百姓着想,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两千石不能擒制。
    (2)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沙漠。
    (1)按内容划分,中国古典诗歌有离别诗、田园诗、咏史诗……这首《从军北
    征》属于________诗。咏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      
    是这一诗歌流派的另一代表诗人。(2分)
    (2)诗中的“行路难”有什么寓意?(3分)
    (3)第二句中的“偏吹”,有的版本用“遍吹”。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     《孔子语录》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山水之乐,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4)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看国庆阅兵的实况转播,小赵早晨一起床就打开电视,目不交睫地盯着荧屏。

    B.有些领导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于是一些善于钻营的人就用巧言令色来取悦上级。

    C.香港《文汇报》刊文表示,未来两岸人均GDP的变化将决定台湾岛的人心向背。

    D.面对越来越离谱的房价虚高的势头,有人明确指出是房地产商在明火执仗地绑架国家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规模如此集中、如此丰富的近代历史名人书画作品展览,在国内尚属首次。

    B.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C.如果贵国政府不履行双方贸易协定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和估计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前景.

    D.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6分)
    红星小学门卫王煦被区教育局评为“十大感动校园人物”,他的事迹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认识全校500多个学生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________ 门卫感动校园,体现的就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精神。
    ① 学校里的教师是在教书育人
    ② 这不只是像背书那样背出来的
    ③ 要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实在不容易
    ④ 校园内的管理、服务也无不在体现育人的功能
    ⑤ 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很简单
    ⑥ 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作文
    要求:(1)不少于800字(2)自定立意(3)写议论文或记叙文(4)文体特征鲜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