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3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英国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的思想观念是

    A. 君主立宪   B. 革命权利说   C. 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 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 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 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A. 百家争鸣的结束   B. 思想兼容的走向

    C. 国家统一的实现   D. 各种学派的诘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学说   B. 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 墨子的“兼爱”思想   D. 庄子的“齐物”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 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 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 世界本原之争   B. 治学方法之争   C. 理气关系之争   D. 道统思想之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顾炎武弟子潘耒为《日知录》作序:“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由此可知,顾炎武著《日知录》旨在

    A. 精详考据   B. 博辨文辞   C. 借古讽今   D. 明道救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你认为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辛亥革命   D. 抗日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61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据这段日记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A. 剿灭太平天国,以平内乱   B. 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C. 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   D. 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

    A. 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B.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 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D.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 始终以“民主科学”为旗帜   B. 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绝对的偏向

    C. 革新的范围局限于文学领域   D. 文学革命只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16年,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中写道:“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材料表明陈独秀

    A. 宣扬维新变法思想   B.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

    C. 主张进行文学革命   D. 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李大钊在演说中称:"这回战胜的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该演说的目的是

    A. 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 颂扬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C. 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 号召民众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节制资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 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 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 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C. 新民主主义理论   D. 社会主义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 深化了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冲破了思想樊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 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 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科教兴国”战略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两弹一星”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苏格拉底谈雅典政治时说:“一个国家……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

    A. 反对妇女参政   B. 反对轮番而治   C. 赞成直接民主   D. 要求全民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 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B. 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 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D. 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思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舞蹈、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 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 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 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此成就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

    A. 创立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 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C. 反教会特权和专制君权,寻求思想解放

    D. 成为新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这表明伏尔泰

    A. 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   B. 主张宗教为君主专制服务

    C.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强调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促使17、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有①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②浪漫主义思想运动兴起③新航路的开辟④近代科学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 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一套百科全书的“政府”条目中写道:“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根据自然的法则,根据理智,行政长官被赋予实现这个宗旨的权力。人民最大的利益是自由。”这套百科全书应该首次出现在

    A. 伯利克里时的雅典   B. 宗教改革时期的日内瓦

    C. 大革命之前的法国   D.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复兴了故希腊人文精神   B. 取得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的权利

    C.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 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经、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

    A. 赞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B. 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

    C. 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   D. 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了查理一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了路易十六,这些做法符合

    A. 伏尔泰的观点   B. 卢梭的主张   C. 康德的理论   D. 孟德斯鸠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利。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十九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为了故事般的讲述。”由此可以推知生物进化论

    A. 打破了对传统基督教的信仰   B.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展开息息相关

    C. 促进了宗教改革的深入进行   D. 改变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 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 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 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美国学者格鲁弗威尔逊说:“用艾萨克牛顿的词句所说明的运动三大定律,但却是以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衣服是牛顿的,身体却是伽利略的。”按他的意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的提出者是伽利略   B. 伽利略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奠基者

    C. “科学巨人”牛顿名不副实   D. 经典力学是两人通力合作的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30年后中国作家莫言以相同风格的作品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两人作品的共同风格是

    A. 展示了思辨与逻辑   B. 真面社会与生活   C. 穿梭于想象与真实   D. 崇尚理性与科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理想世界的驱动   B. 商业经济的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 工业革命使“理性胜利”成为谎言   D.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商鞅主张对轻罪用重刑。认为这样可以迫使民众连轻罪也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为了保护私有的耕牛和马,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为了统一度量衡,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新法规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努力搞好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这场变法历时二十三年,分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体系严密,其最终的结果是把秦国变成了一个纪律严明、高效好斗的战争机器。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商鞅变法所采取措施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民之交敝也,自苛政始。苛政兴,足以病因瘁民,而尚未足以亡……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

    “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宣、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结、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

    一一王夫之《宋论》

    材料二(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一一《宋论》

    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依据材料一,归纳王夫之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观点。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分析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简答题

    材料中英重大改革

    晚清政治改革

    英国议会改革

    1.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员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官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1898年戊戌变法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3.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4.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5.1905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姓立法”。

    6.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7.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个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

    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

    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蒋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

    5.1918年,法案授权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式》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