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null 1 题,综合题 2 题,填空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 氧化物、化合物   B. 化合物、电解质

    C. 溶液、 胶体   D. 溶液、 分散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的石棉网加热

    B. 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铁粉

    C. 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 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

    A. 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 致人中毒过程中砷发生还原反应

    D. 砒霜是氧化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 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 SO3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 SO3 是电解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它( )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 5.6L N2和11g CO2   B. 5g CO和5g H2

    C. 含1mol H原子的H2O和0.5mol Br2   D. 质子数相等的NH3和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碱性溶液中,下列各项中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Fe3+、Cu2+ 、Cl-、NO3-   B. K+、NO3-、Ag+、Cl-

    C. Na+、SO42-、K+、Cl-   D. Ca2+、MnO4-、Na+、CO3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

    A. 2:1   B. 1:2   C. 3:1   D. 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1L 0.2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 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32 g溶解在1 L水里

    B. 称取胆矾50 g,溶解在1 L水里

    C. 将32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D. 将50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将金属钠投入饱和MgCl2溶液中,下列现象合理的是

    A.开始时,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并熔成小球

    B.反应结束后,在溶液底部有银白色金属产生

    C.反应结束后,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D.反应结束后,在溶液底部析出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四种物质中,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合物是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Fe3++2I-===Fe2++I2

    B. 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BaSO4↓

    C. 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 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Fe3++2I-===Fe2++I2

    B. 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BaSO4↓

    C. 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 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

    【答案】D

    【解析】A. 氯化铁溶液中的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故A错误;B. 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SO+2H++2OH-=2H2O+BaSO4↓,故B错误;C. 醋酸是弱酸,用化学式表示,故C错误;D. 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量的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故D正确;故选D。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5

    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3%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只是氧化剂 ②NH4NO2只是还原剂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3%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只是氧化剂 ②NH4NO2只是还原剂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第二步反应中NH4NO2发生了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氮元素发生了归中反应,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看,NH4NO2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③④⑤是正确的。故D选项符合题意。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6

    下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混合,由图中判断错误的是(  )

    A. ①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变化

    B. 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

    C. ③线表示Al(OH)3物质的量的变化

    D. ④线表示AlO物质的量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当溶液中有大量的H+和Ba2+时,下列离子中有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SO42-   B. CO32-   C. Cl-   D. 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下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混合,由图中判断错误的是(  )

    A. ①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变化

    B. 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

    C. ③线表示Al(OH)3物质的量的变化

    D. ④线表示AlO物质的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假定向含有1mol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Al3+完全沉淀,消耗3molOH-,生成1mol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沉淀完全溶解消耗1molOH-,生成1molAlO2-,前后两部分消耗的OH-为3:1,假定向含有4mol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OH-完全反应消耗1molAl3+,生成1molAlO2-,然后发生反应Al3++3AlO2-+6H2O=4Al(OH)3↓,AlO2-完全反应,消耗molAl3+,生成molAl(OH)3↓,前后两部分消耗的Al3+为1mol: mol=3:1,由图象可知,①②表示微粒、③④表示微粒物质的量关系为1:1可知,该图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A.由上述分析可知,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溶液中铝离子物质的量减少,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选项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x表示NaOH溶液,选项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随反应进行Al(OH)3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故②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选项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Al(OH)3溶解时,AlO2-的物质的量增大,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选项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镁铝重要化合物、离子反应、化学计算等,根据相互滴加过程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确定图象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是解题的关键。假定向含有1mol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Al3+完全沉淀,消耗3molOH-,生成1mol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沉淀完全溶解消耗1molOH-,生成1molAlO2-,前后两部分消耗的OH-为3:1,假定向含有4mol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OH-完全反应消耗1molAl3+,生成1molAlO2-,然后发生反应Al3++3AlO2-+6H2O=4Al(OH)3↓,AlO2-完全反应,消耗molAl3+,生成molAl(OH)3↓,前后两部分消耗的Al3+为1mol: mol=3:1,由图象可知,①②表示微粒、③④表示微粒物质的量关系为1:1可知,该图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7

    (1)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每套装置仅使用一次)

    ①              ②         ③               ④

    从海水中提取水:____________;从KCl溶液中获取KCl晶体:____________;

    分离CaCO3和水:____________;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

    (2)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为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分别将一定体积的甲、乙两溶液混合,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取甲瓶溶液的量

    400 mL

    120 mL

    120 mL

    取乙瓶溶液的量

    120 mL

    440 mL

    400 mL

    生成沉淀的量

    1.56 g

    1.56 g

    3.12 g

    ①甲瓶溶液为________溶液。

    ②乙瓶溶液为________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每套装置仅使用一次)

    ①              ②         ③               ④

    从海水中提取水:____________;从KCl溶液中获取KCl晶体:____________;

    分离CaCO3和水:____________;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

    (2)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为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分别将一定体积的甲、乙两溶液混合,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取甲瓶溶液的量

    400 mL

    120 mL

    120 mL

    取乙瓶溶液的量

    120 mL

    440 mL

    400 mL

    生成沉淀的量

    1.56 g

    1.56 g

    3.12 g

    ①甲瓶溶液为________溶液。

    ②乙瓶溶液为________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答案】  ③  ②  ①  ④  AlCl3  NaOH  0.5

    【解析】(1)水易挥发,海水中提取水可用蒸馏的方法,答案选③;从 KCl溶液中获取KCl晶体,可用蒸发的方法,答案选②;CaCO3不溶于水,分离CaCO3和水,可用过滤的方法,答案选①;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分离植物油和水,可用分液的方法,答案选④;

    (2)氯化铝滴入NaOH溶液中,开始氢氧化钠过量,发生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然后发生反应: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开始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然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由②和③可知,一定量的甲与乙反应时,乙的量越多,生成的沉淀越少,则乙为NaOH溶液,即甲为AlCl3溶液,乙为NaOH溶液,由实验①②可知,实验①中NaOH不足,AlCl3有剩余,根据AlCl3+3NaOH═Al(OH)3↓+3NaCl,1.56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NaOH的物质的量为0.02mol×3=0.06mol,故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mol/0.12L=0.5mol/L。

    【题型】综合题
    【结束】
    18

    (1)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产生1mol H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ol。

    (3)经常有人因误食亚硝酸钠(NaNO2)而中毒。原因是NaNO2像食盐一样既有咸味,又有很强毒性。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被氧化的是_________元素。

    ②若此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0.5mol,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产生1mol H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ol。

    (3)经常有人因误食亚硝酸钠(NaNO2)而中毒。原因是NaNO2像食盐一样既有咸味,又有很强毒性。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被氧化的是_________元素。

    ②若此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0.5mol,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答案】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消失  2Na + 2H2O 2Na++ 2OH- + H2↑  水或H2O  2  NaNO2  碘(或I)  0.5 mol

    【解析】(1)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现象是白色沉淀消失;(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2O 2Na++ 2OH- + H2↑,反应中水中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水是氧化剂,生成1molH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2mol;(3)①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别如下:氮元素:NaNO2 →NO,由+3价→+2价,得电子,所以NaNO2是氧化剂;碘元素,HI→I2,由-1价→0价,失电子,被氧化的是碘元素;②根据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可知,若此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0.5mol,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题型】综合题
    【结束】
    19

    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请填空:

    (1)①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_______________用来灭火。

    ②经火焰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③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明矾能净水,其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作潜艇供氧剂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加热Al片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请填空:

    (1)①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_______________用来灭火。

    ②经火焰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③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明矾能净水,其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作潜艇供氧剂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加热Al片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干沙子  K  Al(OH)3 + 3H+ =Al3+ + 3H2O  KAl(SO4)2 =K++ Al3+ + 2SO42-  2Na2O2 + 2CO22Na2CO3+ O2  铝片融化,但是不脱落  氧化铝熔点高于铝,包在铝的外面。

    【解析】(1)①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生成氧气,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干沙子灭火;②含K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③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④明矾是KAl(SO4)2•12H2O,溶于水后得KAl(SO4)2溶液,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为铝离子、钾离子和硫酸根,故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2)过氧化钠作潜艇供氧剂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2O2 + 2CO22Na2CO3+ O2;(3)加热Al片的实验现象是铝片融化,但是不脱落,原因是氧化铝熔点高于铝,包在铝的外面。

    【题型】填空题
    【结束】
    20

    将镁、铝的混合物共0.2mol,溶于200mL4mol·L—1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再滴加2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______________mol;

    (2)0~V1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 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_______________mL;

    (4)试计算V2的值: V2=_______________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