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35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5 题
  1. 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D.“国”与“家”相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千秋万代不可动摇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解决统治阶级在权位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从而拥有优越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学界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东周以上无信史”。也就是说东周以前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这个观点的主要错误在于研究历史

    A.局限于权威观点                   B.只重视古代神话传说

    C.局限于考古研究                  D.局限于文字记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 “军机处”

    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遇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院,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田,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功臣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交出兵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

    C.夺取王侯的爵位      D.实行郡国并行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皇帝对待丞相礼仪的变化:由赐座、探病到站着奏事,由站着奏事到必须跪着奏事,其实质可以反映出

    A.皇帝对大臣的要求提高

    B.皇帝与大臣的隔阂不断加深

    C.朝廷礼仪的不断完善

    D.皇权加强,大臣地位不断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这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A.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B.负责审核政令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与皇帝“共治国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只要提到希腊,欧洲人就会有家园之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德国人是希腊人的后代

    B.德国哲学和希腊文明存在直接关系

    C.德国文化缺乏创造性

    D.希腊文明对欧洲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B.男性公民的民主

    C.范围只局限在城市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雅典的下列哪个机构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相似  

    A.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执政官            D.五百人议事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雅典公民帕帕迪目不识丁,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从适用范围来看,《十二铜表法》是主要用于

    A.调整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罗马人与外邦人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对于17世纪英国新的政治体制的确立,马克思指出: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由封建社会的人治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治

    B.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广泛的影响

    C.建立在宪法原则上新型君主制——立宪君主制取代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专制君主制

    D.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D.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内阁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它:“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B.克林顿是随心所欲地与西安小姑娘开了一个玩笑

    C.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D.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是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实行代议制民主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著名历史学家汉斯·德尔布吕克曾说:“为共和国(注:指魏玛共和国)效劳,但并不喜欢它……我是共和国的开路先锋,但庆祝它,我做不到。”这最能说明: 

    A.历史学家也会有思想上的局限性

    B.建立共和国并不代表德国人的利益和愿望

    C.一战后德国的知识分子对共和国持反对立场

    D.当时德国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这突出表现在

    ①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②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④皇帝和首相控制了议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统一后的德意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两部分组成。下列对于帝国国会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B.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C.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

    D.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2011年3月25日,加拿大议会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意味着哈珀总理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将成为加拿大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以下法律文献不可能为这一事件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卓尔不群的雅典》

    材料三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四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6分)

    (3)材料三中,“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4分)

    (4)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这一过程具有什么特点?(6分)

    (5)材料四提到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