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C.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地震中涌现了无数的感人事件。有一位母亲舍身护婴,手机遗言:宝贝,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与这种珍惜亲情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继承他王位和家业的应该是

    A.大儿子

    B.小儿子

    C.都可继承

    D.都不可继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大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C.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好的权力交接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必然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口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这段材材料反映了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弱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秦朝

    A.推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种帝国结构”包括

    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B.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研究认为,北宋末期的寒潮期到来,致使北方游牧民族无以为生,只能向南不断得侵扰以获取掠夺生存资本,由此加剧了北宋的灭亡。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断的征战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B.北宋政治体制的弊端使北宋灭亡

    C.历史事实的产生由多种因素促成

    D.地理因素越加是历史研究的重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人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白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入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的弊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清军机处

    D.元中书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

    A.公天下意识不断加强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

    D.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三个区域的各一个部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得集合起来。雅典这项改革的主要意义是

    A.彻底消灭了氏族贵族保守势力

    B.削弱了氏族贵族对政治的影响

    C.解放了平民,扩大了公民基础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人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人平等

    B.民主监督

    C.法律至上

    D.轮番而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B.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转向成文法

    C.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严厉惩处夜间行窃者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C.“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都

    A.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C.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一一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一一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1)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结合材料一回答,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概述作者对此的看法。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不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近,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民法大全》

    (1)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一一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一一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两种政治制度体现的特点。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试从地理和经济层面分析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不同特点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