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世博会的环保概念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环保材料更为世人瞩目,其中聚碳酸酯是用得较多的材料。聚碳酸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碳酸聚合而成的         B.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产物

    C.它是一种纯净物               D.它不耐强碱,可发生水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

    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NA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A.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很大关系,银和汞可以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

    B.钠比铜活泼,所以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得铝

    D.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最终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Al投入NaOH溶液  ②Na投入CuSO4溶液  ③Ba(OH)2溶液和(NH4)2CO3溶液共热④过量Na2O2加入AlCl3溶液  ⑤少量电石投入Na2CO3溶液  ⑥镁投入NH4Cl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④      D.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表,要从混有Na2SO4的Na2Cr2O7晶体中得到 Na2Cr2O7,需要进行三个操作。这三个操作不包括

    A. 升温结晶        B. 趁热过滤     C. 降温结晶        D. 蒸发结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A可能是Cl2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 == Fe2++Cu2+

    B.将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

    HCO3-+Ba2++OH-== BaCO3↓+H2O

    C.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2++2ClO- +SO2+H2O == CaSO3↓+2HClO

    D.少量AlCl3溶液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Al3++4OH-==  AlO2-+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溶解性 :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6分)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碘可防止点缺乏症。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有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___(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____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要求: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

    试剂:淀粉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

    (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______,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步骤④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6分)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Ka(CH3COOH)=,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ap(CaF2)=

    ②25℃时,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旬问题:                        图2

    (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________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_,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________。

    (3) mol·L-1HF溶液与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分)阻垢剂可防止工业用水过程中无机物沉积结垢,经由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到E和R两种阻垢剂(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阻垢剂E的制备

    ① A可由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________水解制得(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② B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D,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 D经加聚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阻垢剂R的制备

    为取代反应,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② J转化为L的过程中,L分子中增加的碳原子来源于____________。

    ③由L制备M的反应步骤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1 molQ的同分异构体T(碳链无支链)与足量NaHCO3溶液作用产生2molCO2,T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6分)某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铁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相对原子质量Fe:56)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a g纯铁粉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200mL 6mol/L的稀硝酸,铁粉恰好完全溶解。

    (一)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①实验前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②燃烧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

    ③为证明气体产物为NO,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产物中铁元素价态探究: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产物只有+3价铁;

    假设2:________;

    假设3:________。

    (2)设计实验:分别取小烧杯中反应后溶液装入两支试管甲、乙,在甲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乙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推测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若现象为:________,则假设1正确;

    ②若现象为:________,则假设2正确;

    ③若现象为:________,则假设3正确。

    (3)a值范围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