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    )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

    A.告别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发展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为(    )

    A.草书、行书、楷书、隶书           B.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C.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D.行书、楷书、隶书、草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做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这反映出(    )  

    A.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B.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

    C.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D.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三个条件,即有效地权威控制能力,相当的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戊戌变法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综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    )

    A.“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指出A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同是向西方学习,B组人物比A组有何进步?

    (2)C组人物在近代中国掀起什么运动?试比较两人在运动中的主张主要不同点?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化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其制定与特定时代背景相关,也会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宋明理学给中国民族精神裹上了小脚,其中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个表现。

    ——何兆武《经典七日谈》

    材料三    宋明时期我国文化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理学使人们的思想日益僵化,而文学艺术则争奇斗艳,充满活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利禄的引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据材料二,当时的“正统观念”有哪些?分析理学“给我们的民族精神裹上了小脚”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思想僵化与文学艺术争奇斗艳局面并存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