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2 题,其他题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田(pǔ)   妖(ráo)  衣(suō)   泗横流(tì)

    B.智(rùi)   谦(xùn) 扶(yè)     怒不可遏(è)

    C.哑(yīn)   光(shǔ) 息(qī)      留之际(mì)

    D.喧(yăng) 斗(1ì)   繁(yǎn)    自知之明(mi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倾颓   斜辉 沉吟 惟惟连声

    B.拮据   商酌 裨补 心无旁骛

    C.霹雳   攘除 潮迅 猥自妄屈

    D.恣睢   搬师 体恤 陟罚藏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重庆永川动物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求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时间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等情节。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是作者本人。文章主要采取对比手法来表达主题。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对主人公于勒的塑造和刻画,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生活的凄苦,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主题。

    C.《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他用毕业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谥号忠武侯,成语“三顾茅庐”讲的是他与刘备之间的故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3分)

    ①挫折并不可怕。②如果你现在的路是坑坑洼洼的,③只有你能走过去,④以后就会是一条阳关大道等着你前进。⑤就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⑥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军队,⑦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不计其数,⑧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⑨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山,⑩才有我们今天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实践题。(6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3.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2分)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 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读下面的语段,在□中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吗□是的,需要。当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当你昏睡时,它呼唤你清醒□当你跌倒时,它呼唤你奋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将士思乡心切,却心系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将帅用牛肉稿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战歌的悲壮场面。

    5.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史记·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3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 “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________》(书名)。这封信的内容由__________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干净的习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这两首诗的体裁均是:(1分)

    2.(2分)《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

    3.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分)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逆:________       谢:________

    2.(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之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________吴广爱人

    C.安陵君地于先王而守之     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      野芳而幽香

    3.(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实词。(2分)

    (1)莫敢            (2)命卒下奴

    (3)汝敢我!         (4)他事削其籍以归

    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有宠奴常乘和车出          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B. 巡城遇                    至市(《郑人买履》)

    C. 遂焚烧车                  真无马耶(《马说》)

    D. 遍游江浙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翻译句子。(6分)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陕北的山  祁玉江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象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

    1.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1分)

    2.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里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甜蜜”?

    3.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请以第⑦段为例,自选角度进行赏析,不少于30字(2分)

    4.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2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刘成章《安塞腰鼓》)

    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

    5.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3分)

    6.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九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④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