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2 题,推断题 1 题,计算题 1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化学与能源、环境、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B.可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

    C.世博会很多场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体现低碳经济

    D.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且不会形成致癌物,但无净水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aH2的电子式:[H:]‑Ca2+[:H]-

    B.Cl-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

    D.2,4,6-三硝基苯甲酸结构简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CO2和SiO2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PCl3和Na2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24Mg34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a+、K+、MnO4-、AlO2—

    B.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K+、HCO3-、Cl-、CO32-

    C.c(OH-)/c(H+)=1012的溶液中:SO32-、NH4+、NO3-、K+

    D.c(I-)=0.1 mol·L-1的溶液中:Na+、NH4+、ClO-、SO4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56 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C.5.6 g铁与一定量硝酸恰好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0.3NA

    D.常温下,2 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离子数为0.2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B.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酸化的双氧水:2Fe2++2H++H2O2=2Fe3++2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D.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NH3·H2O=AlO2—+4NH4++2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无味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先加入H2O2溶液,再加KSCN溶液

    生成血红色溶液

    原溶液中有Fe3+原子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有N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Y的原子半径比X 的大,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W)>r(Z)>r(Y)

    B. 元素X、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 元素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 Y、W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均能溶解Z的氢氧化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汞(熔点-39℃,沸点356℃)是制造电池、电极等的重要原料,历史上曾用“灼烧辰砂法”制取汞。目前工业上制粗汞的一种流程图如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灼烧辰砂法”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B.辰砂与氧化钙加热反应时,CaSO4为氧化产物

    C.洗涤粗汞可用5%的盐酸代替5%的硝酸

    D.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降低汞的沸点,提高分离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图4曲线确定①的酸性最强

    B. 用0.01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mol/L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5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C.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相同质量O2和X气体,由图6可确定X可能是CH4气体

    D. 由图7可说明烯烃与H2加成反应是放热反应,虚线表示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红斑素、红曲素是常用于糖果、雪糕等食品的着色剂的主要成分,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斑素和红曲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红斑素和红曲素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红斑素中含有醚键、羰基等三种含氧官能团

    D.1 mol红曲素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室采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SO2

    B. 可用图②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C.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Ca(OH)2溶液后过滤

    D. 称取0.40 g NaOH,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配制0.10 mol/L NaOH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产物为苯酚和Na2CO3

    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将溴丙烷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元素

    D.分别测定0.5 mol·L-1 H3PO4和H2SO4溶液的pH,比较磷和硫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Fe2++H++NO3-→Fe3++NH4++H2O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 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 mol 电子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 = Fe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gCl2制取Mg是放热过程

    B.热稳定性:MgI2<MgBr2<MgCl2<MgF2

    C.常温下氧化性:F2<Cl2<Br2<I2

    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MgBr2(s)+Cl2(g)=MgCl2(s)+Br2(g),ΔH=-117kJ·mo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工业上以碳酸锰矿为主要原料生产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Al(OH)3

    Fe(OH)3

    Fe(OH)2

    Cu(OH)2

    Pb(OH)2

    Mn(OH)2

    开始沉淀的pH

    3.3

    1.5

    6.5

    4.2

    8.0

    8.3

    沉淀完全的pH

    5.2

    3.7

    9.7

    6.7

    8.8

    9.8

    问答下列问题:

    (1) 酸浸前将碳酸锰矿粉碎的作用是         

    (2) 酸浸后的溶液中含有Mn2+、SO42-,另含有少量Fe2+、Fe3+、Al3+、Cu2+、Pb2+等,其除杂过程如下:

    ①加入MnO2将Fe2+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加入CaO将溶液的pH调到5.2~6.0,其主要目的是           

    ③加入BaS,除去Cu2+、Pb2+后,再加入NaF溶液,除去        

    (3) 从溶液A中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该物质常用作化肥。

    (4) MnO2粗品中含有少量Mn3O4,可以用稀硫酸处理,将其转化为MnSO4和MnO2,然后再用氧化剂将Mn2+转化为MnO2,制得优质MnO2。写出Mn3O4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6, Y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W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与Z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核内质子数,Z基态原子只有1个未成对的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化合物XZ3与H2Y(Y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Z3+H2Y→XH3+HZY,则元素的电负性:Y      Z(填“大于”或“小于”),化合物HZY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2)X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mol该氢化物中的σ键数是         ,该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元素Y 3个原子形成的单质分子与元素X、Y形成的一种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种离子的化学式是        

    (4)基态W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元素Y和W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W处于晶体内部,Y分别处于晶胞面心、顶点、和内部)

    (5)金属原子         (选填“钾”、“镁”、“铜”)形成的晶体的堆积方式,与上述晶胞中Y离子的堆积方式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诺洛芬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反应①中加入的试剂X的分子式为C8H8O2,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五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碱式碳酸钠铝[NaaAlb(OH)c(CO3)d]可用作阻燃剂、抗酸剂等。

    其制备方法是:控制温度、pH,向NaHCO3稀溶液中加入Al(OH)3,并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碱式碳酸钠铝。

    (1) 碱式碳酸钠铝[NaaAlb(OH)c(CO3)d]中a、b、c、d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2) 碱式碳酸钠铝作为阻燃剂的可能原因:①在分解过程中大量吸热;②本身及产物无毒且不可燃;

                  

    (3) 若pH过高,则对产品的影响是           

    (4) 为确定碱式碳酸钠铝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2.880 g样品用足量稀硝酸溶解,得到CO2 0.448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在所得溶液中加过量氨水,得到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沉淀、充分灼烧得到1.02g固体。

    ②加热至340 ℃以上时样品迅速分解,得到金属氧化物、CO2和H2O。当样品分解完全时,样品的固体残留率为56.9%,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定碱式碳酸钠铝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威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1) 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              

    (3) 该探究小组提出两种方案测定CuSO4·5H2O晶体的纯度。

    方案一:取a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 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原理为I2+2S2O===2I-+S4O),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 滴定过程中可选用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 CuSO4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方案二: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EDTA(H2Y2-)标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6 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H+。

    ③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w=_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从滤渣2制备Al2(SO4)3·18H2O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滤渣2中加入_________至滤渣不再溶解,过滤, 在滤液中                      、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在50℃下干燥,得到Al2(SO4)3·18H2O。(可选试剂有: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二氧化碳)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硫化钠主要用于皮革、毛纺、高档纸张、染料等行业。生产硫化钠大多采用无水芒硝(Na2SO4)—炭粉还原法,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1)上述流程中“碱浸”后,物质A必须经过          (填写操作名称)处理后,方可“煅烧”;若煅烧所得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写出煅烧时发生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上述流程中采用稀碱液比用热水更好,理由是稀碱液能           Na2S水解(选促进或抑制)

    (3)取硫化钠晶体(含少量NaOH)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若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4,则此时溶液中c( S2-)=       mol·L-1。(已知:常温时CuS、Cu(OH)2的Ksp分别为8.8×10-36、2.2×10-20)

    (4)①皮革工业废水中的汞常用硫化钠除去,汞的去除率与溶液的pH和x(x代表硫化钠的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的比值)有关(如右图所示)。为使除汞效果最佳,应控制的条件是x控制       、pH控制     

    ②某毛纺厂废水中含0.001 mol·L-1的硫化钠,与纸张漂白后的废水(含0.002 mol·L-1 NaClO)按1:2的体积比混合,能同时较好处理两种废水,处理后的废水中所含的主要阴离子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