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2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r2O72-→CrO42-             B.HNO3 →NO2

    C.SiO2 →Si              D.CH3CH2OH→CH3CH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

    B.电化学腐蚀一般可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D.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其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布、羊毛和涤纶燃烧后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丙烷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B.互为同系物

    C.顺-2-丁烯与反-2-丁烯与氢气加成的产物不相同

    D.的名称为2-甲基-3-乙基丁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a+ 2H2O=Na+ + 2OH- + H2↑

    B.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 + 2OH- =Cl- + ClO-+ H2O

    C.将NaHCO3溶液和过量Ca(OH)2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 2H2O + CO32-

    D.将醋酸溶液滴到大理石上有气泡产生:2H+ + CaCO3=CO2↑+ Ca2+ + 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0.1mol·L-1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水解反应:HCO3- +H2OH3O++CO32-

    B.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

    C.微粒浓度关系:c(Na+)>c(HCO3-) >c(H2CO3)>c(CO32-)

    D.微粒浓度关系:c(Na+)=2[c(H2CO3)+c(HCO3-)+c(C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N2(g)+3H2(g) 2NH3(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

    ① 降温② 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 增加N2的浓度④ 加压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可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

    C.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加热,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没有出现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反应

    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机物X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元素组成分析发现,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0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33%,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明显的吸收峰。下列关于有机物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分子组成为C3H8O             D.结构简式为CH3CHOHC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

    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室温下,下列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pH

    12

    12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②两溶液中c(OH-)相等

    B.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C.①②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的pH:①>②

    D.等体积的①②两溶液分别与0.01 mol·L-1的盐酸完全中和,消耗盐酸的体积: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工业上常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CN-)废水,一定条件下,氯气和CN-反应生成无毒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该反应的产物之一是无毒的N2

    C.当1 molCN-参与反应时,转移3 mol e-

    D.处理含0.1 mol CN-的废水,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5.6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分离乙酸和水

    验证溴乙烷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的乙烯

    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工业上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0

    100

    200

    300

    400

    平衡常数

    667

    13

    1.9×10-2

    2.4×10-4

    1×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 0

    B.加压、增大H2浓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

    C.工业上采用5 ×103 kPa和250℃的条件,其原因是原料气的转化率高

    D.t℃时,向1 L密闭容器中投入0.1 mol CO和0.2 mol H2,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11分)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

    ①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加少量浓盐酸        b.微热溶液  

    c.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2)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填“I”或“Ⅱ”)。

    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_____。

    ③V1和V2的关系:V1_____V2(填“>”、“=”或“<”)。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3)为了研究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查阅资料并设计如下实验。

    资料:AgSCN是白色沉淀,相同温度下,溶解度:AgSCN > AgI。

    操作步骤

    现象

    步骤1:向2 mL 0.005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2 mL 0.005 mol·L-1 KSCN溶液,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2:取1 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2mol·L-1 Fe(NO3)3溶液。

    溶液变红色。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滴3 mol·L-1 AgNO3溶液。

    现象a,溶液红色变浅。

    步骤4:向步骤1余下的浊液中加入5滴3 mol·L-1 K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①写出步骤2中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中现象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4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3分)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图1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棒      b.锌板     c.铜板

    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材料B需定期拆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钢闸门C做_____极。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图3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

    ①E为该燃料电池的极________(填“正”或“负”)。F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镁燃料电池负极容易发生自腐蚀产生氢气,使负极利用率降低,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

    (4)乙醛酸(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4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级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

    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________mo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12分)有机物PAS-Na是一种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有机物G是一种食用香料,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这两种物质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质谱图显示试剂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写出肉桂酸与试剂b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当试剂d过量时,可以选用的试剂d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HCO3          b.NaOH           c.Na2CO3

    (6)写出C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7)肉桂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种____________。

    a.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该有机物最多生成4molAg。

    由上述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写出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任写一种即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10分)Na2S2O3·5H2O可作为高效脱氯剂,工业上用硫铁矿(FeS2)为原料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下。

    已知:I.气体A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与硫化氢(H2S)混合能获得单质硫。

    II.pH约为11的条件下,单质硫与亚硫酸盐可以共热生成硫代硫酸盐。

    回答下列问题:

    (1)沸腾炉中将粉碎的硫铁矿用空气吹动使之达到“沸腾”状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吸收塔中的原料B可以选用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溶液       b.Na2CO3溶液       c.Na2SO4溶液

    (3)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模拟制备Na2S2O3的过程(加热装置已略去)。

    ①A中使用70%的硫酸比用98%的浓硫酸反应速率快,其原因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②C中制备Na2S2O3发生的连续反应有:Na2S +H2O +SO2===Na2SO3 +H2S、_____和__________。

    (4)工程师设计了从硫铁矿获得单质硫的工艺,将粉碎的硫铁矿用过量的稀盐酸浸取,得到单质硫和硫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该小组同学预测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然后开始实验。

    步骤①

    配制1 mol·L-1 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测其pH约为1,取少量装入试管B中,加热A。

    Fe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装置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当SO2通入到FeCl3溶液至饱和时,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将混合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HSO3)2+离子为红棕色,它可以将Fe3+还原为Fe2+。生成Fe(HSO3)2+离子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解释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Fe(HSO3)2+离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溶液中Fe(HSO3)2+离子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同学进行了步骤③的实验。

    步骤②

    往5mL1mol·L-1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微热3 min,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③

    往5mL重新配制的1mol·L-1 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几分钟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步骤②和步骤③所得溶液中的Fe2+,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

    I.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离子;

    II.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