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其他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罚 chĕng    给 gōng    财 hèng     身陷囹

    B.没 yān     案 dăng    整 chì     另辟径 xī

    C.伤 chuāng   述 chăn    惑 gǔ      见不鲜 shuò

    D.粗 guăng    养 juàn    足 zhúo     忧心忡忡 chō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悬梁刺股   食不裹腹   不胫而走   美轮美奂

    B.谈笑风生   同仇敌忾   陈词烂调   为虎作伥

    C.重峦叠障   郑重其事   义愤填膺   飞扬跋扈

    D.尔虞我诈   纷至沓来   铤而走险   一筹莫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使文段上下语意连贯。(       )(3分)

    郑州地铁标志以“中国”、“中州”、“中原”的“中”字为主体形象,喻示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夏的“天之中”、“地之中”。                   

    ①既有现代轨道交通行业特性

    ②使其在形态上颇似四通八达、往复运行的轨道

    ③“中”标志的左右两侧蕴含着以现代艺术手法表现的殷商青铜器饕餮纹元素

    ④以装饰的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

    ⑤又包含了中国之“中”的中原、中原之“中”的郑州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A.③⑤④②①     B.④②③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①④②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沁园春·雪》一词里“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定名为《资治通鉴》。

    C.韩愈和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

    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郭茂倩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8分)

    (1)祇辱于奴隶之手,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紧张场景的诗句是:

                                                 。”

    (4)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                  ”的轻风淡月,那是“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诗有声,那是“              ,洪波涌起”的惊涛拍岸之声,那是“                 ,在河之洲”的幽幽鸣叫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4分)

    在莫斯科过了一冬,1882年1月,他参加了调查人口的工作,也因此目睹了大都市的贫困状况。印象非常凄惨,他第一次看到这文明隐藏着的毒瘤。那天晚上,他向一个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时,“他叫喊,号哭,挥动着拳头”。

    “人们不能这样生活!”他号啕着说,“这绝不允许!绝不能……”几个月之久,他又堕入悲痛的绝望中。

    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        的作品《名人传》,文中的“他”是       (人名),选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名人传》中的另外两位名人分别是音乐家          ,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他们让我们“呼吸到英雄的气息”,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创造夺目的光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 某中学语文教师对本届学生做了一次关于语文学习的调查。调查显示,80%的学生喜欢自由地沉浸于语文阅读与写作中,但75%的学生认为自己每天大部分时间忙于写数理化英语的各种习题,语文阅读和写作则草草完成。

    材料二  2013年10月,北京市教委公布2016年中高考改革要点:①中考语文分值将由120分上调至150分;②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北京市教委中高考改革的原因,并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校提出两条能激发大家学习语文兴趣的措施。(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红绿灯下

    ①在城市,当你走到十字街头时,往往会与红绿灯相遇。

    ②说来好笑,我最初来到城市时,最怕的就是过街。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期间,只要是有天桥和地下通道,我绝不走十字街。我对红绿灯不信任,它们闪来闪去的,像是两只鬼眼,变幻太快,常常是绿灯一亮,我起步走,却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等它们过去后,你再前行,绿灯的心房就颤动了,红灯随之亮起,你被隔在马路中央,身前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有被钢铁夹击的感觉。此时我总会联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那个被卡在机器中的工人,觉得自己是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可怜虫。

    ③据说在交通事故中,死于红绿灯下的行人占了很大比例。闯红灯,是肇事的元凶。有时是汽车闯红灯殃及行人,有时是行人闯红灯自蹈黄泉,这样的行人无疑就是举着阎王爷掷来的招魂牌在过街。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倒霉的总归是人。所以走到红绿灯下,人的心就会紧张起来,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有不慎,就会酿下惨祸。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

    ④我在哈尔滨生活以后,习惯了走红绿灯。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前到达街对面。由于年轻,体力充沛,我与绿灯的赛跑很少有输的时候。当街口的行人集体闯红灯时,我也尾随其后,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汽车像一支支飞来的箭,刷刷地在我们身旁呼啸而过,可是大家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

    ⑤二○○二年初春,爱人离开哈尔滨时,带我去花店买花。我们到了海城街的鲜花批发市场,我选了一束红色康乃馨,几枝黄玫瑰。当我把玫瑰拿在手中的时候,爱人说,别老买黄色的,换点鲜艳的颜色吧。于是,我挑了两枝娇艳的粉色玫瑰。他捧着康乃馨,我拿着玫瑰,散步回家。经由红军街桥下的十字路口时,恰好赶上绿灯眨眼了,我说等下一个绿灯再过吧。爱人说,你跟着我,能抢过去的!他个子高,步伐大,很快就跑到街对面了。我呢,一见红灯亮了,腿立刻就软了,向回撤。这样,我站在街这头,他站在对面,我们中间,是一台连着一台的疾驰的车辆。车辆就像汪洋大海,把我们分开了。三天后,爱人在回故乡的山间公路上出了车祸。故乡的路没有红绿灯,可是他为了早点回到工作的地方,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他的心中,看来一直亮着一盏颤动的绿灯啊。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这种热情的“奔命”,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他像流星,以为自己生命的光华还很漫长,却不知道当他飞速掠过天际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永恒的寂静。

    ⑥爱人离去后,我身边没了陪伴的人,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都说那是灵魂聚集的地方。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我感觉有无数的灵魂在幽幽地歌唱。远远地看到绿灯要变幻了,我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神凝地候着。红绿灯下那些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的路人,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可怜可笑。

    ⑦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我们可以与友人畅饮,一醉方休;也可以对那些邪恶的人当面示以唾弃。我们可以在月夜下多几分缠绵,也可以在旅途中因着美好的风景而多几日的停留。随遇而安,随缘而行,随风而舞,随雨而歌!

    ⑧是的,我们要给自己多亮几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这样的红灯,就是我们生命中不息的火焰!只有这样,弱的生命才会变成强的生命,暗淡的生命才会变成有光华的生命!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

    (作者迟子建,当代女作家)

    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我”在“红绿灯下”的情感变化。(3分)

    2.请说说题目“红绿灯下”的作用。(3分)

    3.红绿灯下那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的路人,在“我”眼里为什么是可怜可笑的?(2分)

    4.结合文意,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 这种热情的“奔命”,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

    5.我们还可以为自己亮起哪些红灯?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学会拒绝

    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阴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下;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例。和珅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来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⑧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3.在第④⑤段之间,给本文增加一个现代或当代的事实论据。(3分)

    4.请简述本文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无与为乐者                  ②不蔓不                      

    ③亭亭净                     ④相与步于中庭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语段【乙】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体会它的妙处。(3分)

    4.请比较以上两篇选文。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周敦颐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苏轼被贬谪后  

                     的态度。(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杜牧的《赤壁》,回答后面问题(共4分)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各有各的精彩

    要求: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天,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

    弟子们有的说是枝叶,有的说是花果,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总是显而易见的。还有的说是看不见的树根,正如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老禅师笑而不语。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