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无与为乐者                  ②不蔓不                      

③亭亭净                     ④相与步于中庭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语段【乙】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体会它的妙处。(3分)

4.请比较以上两篇选文。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周敦颐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苏轼被贬谪后  

                 的态度。(2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