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注释】①群葩(pā):百花。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荷花的别称。③妍:美丽。④迨至:等到。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

花。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⑥目:观赏。
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1)陶渊明爱菊   (2)香远

(3)陶后有闻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4.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