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关于力学的基本单位正确的一组是(  )

    A.克、分钟、千米   B.千克、小时、米

    C.千克、秒、千米   D.千克、秒、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1005N,1007N,2014N   B.500N,900N,300N

    C.100N,500N,1000N     D.1000N,1000N,1000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水桶上系有三条绳子a、b、c,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的水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绳受力最大   B.b绳受力最大

    C.c绳受力最大   D.三条绳子受力一样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人静止站在测力计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C.t=1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是(  )

    A.40N   B.35.6N   C.20N   D.30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为用索道运输货物的情景,已知倾斜的索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重物与车厢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当载重车厢沿索道向上加速运动时,重物与车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重物对车厢内水平地板的正压力为其重力的1.15倍,sin 37°=0.6,cos 37°=0.8,那么这时重物对车厢地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35 mg   B.0.30 mg   C.0.23 mg   D.0.20 m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a﹣t图象如图所示(选取向上为正),电梯内乘客的质量m0=5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9s内乘客处于失重状态

    B.1~8s内乘客处于平衡状态

    C.第2s内乘客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550N

    D.第9s内电梯速度的增加量为1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A是一个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压力逐渐增大

    C.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A所受合力逐渐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物体以20m/s的速度大小竖直上抛,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3s时间内物体的(  )

    A.路程为25 m

    B.位移大小为5m,方向向下

    C.速度改变量为﹣30 m/s

    D.平均速度为﹣5 m/s,方向向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在原来静止的木箱内,放有A物体,A物体被伸长的弹簧拉住且静止.现发现物体A被拉动,木箱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加速下降   B.减速上升   C.匀速向右运动   D.加速向左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绳b的拉力为F2,再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F3,则(  )

    A.F1<F2<F3

    B.F1=F3>F2

    C.绳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绳a的拉力一直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如图1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拖着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2)某同学通过此实验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其中0、1、2、3、4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x1=6.04cm,x2=6.43cm,x3=6.81cm,x4=7.20cm.(以下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由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重锤在打点3时的速度为v3=     m/s.

    ②根据这条纸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是     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绳的方向

    (2)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其中     同学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    的图象.

    (3)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从离地5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的速度

    (3)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质量为m=0.8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轻绳PB拉力的大小;

    (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20N、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s末的速度.

    (3)若F作用t=5s后即撤除,此后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一个质量为m1的长木板,当质量为m2的物块以初速度v0在木板上平行斜面向上滑动时,木板恰好相对斜面体静止.已知物块在沿木板上滑的整个过程中,斜面体相对底面没有滑动.求:

    (1)物块沿木板上滑过程中,物块对木板的摩擦力;

    (2)物块沿木板上滑过程中,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

    (3)物块沿木板上滑过程中,物块由速度v0变为时所用的时间和所通过的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