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6 题,其中:
选择题 45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32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5 题
  1.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遗己经充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明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幼论”,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两,鹏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也是重工业建设的中心和重点,出现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的影晌

    B.新中国经济恢复的需要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捅,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C.“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观察图9阅读相关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关于国家博物馆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

    ①博物馆修建时我国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②博物馆的竣工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③馆名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的社会变迁

    ④最新的命名体现了国家对历史更准确客观的认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要题词摘要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64年6月,毛泽东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摘点军事工业。各省部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着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这反映出

    A.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C.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D.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农业强调“以粗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

    “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

    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C.从“文化大革命化”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O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晌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读下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钻误路线

    C.“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

    D.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对其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这两个阶段

    A.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

    C.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

    D.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6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观察下图,这一材料

    A.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表明股票投资的理念得到人们认可

    C.说明中国开始组建合作性金融组织

    D.反映国家对手工业发展通路的探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60年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一文中说:“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由此看出毛泽东

    A.承认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了错误

    B.开始从指导思理上纠正“左”倾的错误

    C.为“八字方针”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D.开始借鉴苏联的经验及中国道路的探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我国制定“一五”计划时,确定经济建设速度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4.7%,农业为4.3%的发展指标,这同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是比较高的。“一五”计划完成时,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8.7%.农业为4.5%。材料说明“一五”计划

    A.得到全国人大的批准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基本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D.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4.5%和18.7%。这表明

    A.国家优先发展工业

    B.留民经济均衡发展

    C.经济增长方式变革

    D.工农比例脱离国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各地有计划、有领导地陆续开放了50年代后期关闭的集市贸易,在一些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自由市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探索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B.缓解生活资料产品供求矛盾

    C.彻底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

    D.开始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构想中,自发革命观体现得非常明显,自发革命观强调人民群众的潜力,认为人民群众一旦被动员起来,凭借其主观意志就能够改变他们自身和整个世界。”下列选项与材料的描述最相符的是

    A.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在“大跃进”时期,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其办法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定产到户,超额归己”。责任田效果明显,促使更多的农民起而仿效。这说明

    A.农民热烈响应国家的跃进计划

    B.农村政策调整提高生产积极性

    C.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

    D.兼顾公私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纠正“左”的错误

    B.坚持“八大”路线

    C.“大跃进”的推动

    D.贯彻“八字”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

    43.5

    29.2

    27.3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下图是一张残缺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凭证,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B.民国晚期官僚资本的膨胀

    C.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商业广告在建国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中国的资金积累率由1952年的11%上升到1957年的20%,这种罕见的积累率使中国可以进行固定资本的大量投资。出现这一变化的政策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过渡时期总路线

    C.双百方针

    D.大跃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因为

    A.国民经济的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下图是我国某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大搞“共产主义”试点,并实行了所谓的“全民供给制”。这一现象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实施

    B.文革的破坏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下表为我国1957年至1960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表,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A.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B.大跃进严种破坏生产力

    C.畸形经济结构渐趋正常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典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

    材科二  在中国经挤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十年代毛泽东是怎样开展现代化革命的。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比,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使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措施及与现代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这一结果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分析材料三中195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阶段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