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6 题
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化工厂用氯气制漂白粉             B.冶炼厂用氧化铝生产铝

    C.硝酸厂用氨制硝酸                 D.炼油厂分馏法生产汽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氨气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氢氟酸、小苏打均为纯净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 CO32-+ H2O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OH= NH3↑+H2O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2-             B.K+、NH4+、OH-、SO42

    C.Na+、Ba2+、Cl、NO3            D.H+、Na+、Fe2+、Mn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属于使用电化学保护法的是

    A.在铁中加入铬、镍等制成不锈钢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碱用食盐和二氧化碳、氨气反应生产碳酸氢钠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D.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Y

    Z

    A.四种元素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Y

    B.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与Y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IA族与ⅦA族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B.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锌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碱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H﹤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 +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

    B.阳极反应为Fe-2eFe2+

    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FeCl2、Na2O2、NaHCO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

    C.用渗析的方法可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

    D.氧化铝具有高熔点,用氧化铝制作的坩埚可用来蒸发浓缩烧碱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H2O2 =2H2O +O2反应中,每生成32g 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B.钠、铁的金属性均比铜的强,说明两者均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C.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变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将金属钠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静置后溶液质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1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1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1)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制备许多物质。实验室用铜制备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可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Cu2S+2Cu2O===6Cu+SO2↑。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 (填化学式),每生成1mol Cu,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通过上述②,炉渣中的Al2O3变成了________(写离子)。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最大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

    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写分子式)————

    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②如果A由四种元素组成、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为(填名称)________

    由A与过量C反应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则B为(填化学式)________ 。A、B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碱性较强的是(填溶液名称)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硬质玻璃管常作为气体和固体反应的场所,如图(其他装置省略,必要时可加热)。

    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固体A为无水硫酸铜时,可以检验气体X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B、固体A为铜时,可以除去N2中的O2

    C、在空气流作用下,加热氯化铁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氯化铁

    D、将氨气和空气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丝,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Ⅱ、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

    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a

    ________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b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c

    棉球变为白色

    结论:该气体具有________ 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 度(℃)

    360

    440

    520

    K值

    0.036

    0.010

    0.0038

    (1)①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

    ②  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 CH4(g) + H2O (g)CO(g) + 3H2(g) 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  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________P2(填“>”、“=”或“<”)。

    ②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 + H2O(g)CO2 (g) + H2(g) 获取。

    ①T ℃时,向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 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仍为T ℃,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中n (CO) : n (H2O) : n (CO2) : n (H2)=1 : 16 : 6 : 6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可利用反应Na(1)+ KCl(1)        K(g)+ NaCl(1)来治炼金属钾,此反应利用了钠的还原性及________________,

    写出钠与TiCl4反应冶炼T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2CO3熔融盐作电解质,CO、O2为原料组成的新型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电池示意图如图: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

    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4Li + 2SOCl2 =4LiCl + S +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②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C3H8 +5O2 = 3CO2+ 4H2O。

    (1)已知: 2C3H8(g) + 7O2(g) = 6CO(g) + 8H2O(l)     ∆H1              

    C(s) + O2(g) = CO2 (g)                   ∆H2        

    2C(s) + O2(g) = 2CO(g)                  ∆H3            

    则C3H8(g) +5O2((g) = 3CO2(g) + 4H2O(l)  ∆H=________(用∆H1 、∆H2 、∆H3表示)

    (2)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电池工作时CO32移向________;用该电池电解1000 mL 1mol/L的AgNO3溶液,此电解池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当电池消耗0.005 mol C3H8时,被电解溶液的pH为__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