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公元 65 年)冬十月,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颁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B.汉朝统治者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忠肝义胆是中国人对一个人行为忠心耿耿、仗义行事的评价。关于忠义的集中描写无过于《三国演义》,其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         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能够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

    A.“格物致知”               B.“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C.“人人同具良知”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女主主政,古而有之。唐代的武则天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盛世,为大唐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一些宋代理学家却“吹毛求疵”,胡说什么“女主乱政”。说明这些理学家存在着

    A.性别歧视思想               B.男女平等思想

    C.仁政德治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结合下图《成都西汉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分析,对该文物理解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了解汉代的教育状况

    B.说明开始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

    C.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

    D.五经成为当时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 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下列表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理由是

    A.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B.中国瓷器文化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英语中“中国”称为“China”即瓷器

    C.造纸印刷对人类文明的传播贡献巨大

    D.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了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此次获此殊荣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

    A.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B.让人类发现了更遥远的天体

    C.使人类深刻了解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A.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中国近代史时说:“(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

    A.对清顽同派的因循守旧不满             B.对清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进行批评

    C.对维新派借孔子宣传变法失望            D.对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表示怀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培、陈汉章、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者。他们政见不同,在学术上也各抒己见。这一现象

    A.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

    B.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C.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是 

    A.英荷战争              B.抗日战争

    C.巴黎条约               D.“一国两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外电评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说:“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这次会议

    A.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作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决定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

    A.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              B.人人享有直接参政权利

    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人人有拒绝参政的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毕升发明的泥活字传入欧洲400年以后,德国人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开始使用铅合金浇铸活字排印书籍。谷登堡对印刷术的发明创新发明推动了

    A.中国宋明理学的传播和地方教育的普及

    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进程

    C.中国诗词、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繁荣

    D.欧洲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启蒙运动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两者的共同点是

    A. 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C.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D.都以“理性”为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美国宪政历程》指出:“美国法制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 西塞罗的自然法精神               B.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

    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C.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

    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时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危机感到失望与不满。由此文学领域兴起的流派有

    ①浪漫主义    ②现代主义    ③印象主义    ④批判现实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里仁》

    材料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6分)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下图: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三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有何历史背景?(3分)

    (2)材料二、三、四,各自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是怎样一步步推动着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12分)

    (3)指出材料四中的思想家提出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构想在实践中首先得到运用的史实。(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三十二个博士头衔(经袁同礼考证,胡适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胡适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

    胡适被认为是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他指出《红楼梦》应当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作者、作者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版本进行研究考证。胡适《红楼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情况,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间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十三年。

    胡适的成果极大地超越了以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为代表的题咏、评点派红学,也超越了以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

    (1)根据材料,指出胡适的思想主张、学术方法和历史地位。(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介《红楼梦》这部小说,并简述胡适“红学”研究的独到之处。(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