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5 题
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大伦敦警察法案》,J835年通过市镇自治机关法,1839年通过郡警察法,1842年英国第一个现代刑警机构——伦敦警察厅成立,1856年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最终确立了新警察制度,现代警察队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据此判断

    A. 英国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B. 宪法是英国现代警察制度的保障

    C.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进程

    D. 工业革命促使议会司法职能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A. 选举权方面

    B. 立法权方面

    C. 行政权方面

    D. 司法权方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些决策有利于

    A. 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

    B. 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 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动

    D. 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东周时期的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齐桓公为保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欲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请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这反映了战国时

    A. 宗法观念彻底崩溃   B. 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C. 分封制在不断衰落   D. 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

    A. 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   B. 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 对外贸易发达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下表中数据(单位:万元)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工业总产值

    手工业产值

    占比重%

    机器工业产值

    占比重%

    1920

    550345.6

    462058.6

    83.96

    88287

    16.04

    1933

    653961.3

    435343.7

    66.57

    218617.6

    33.43

    A. 机器生产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B. 手工业生产是近代中国工业品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C. 近代中国工业产值的增长主要归于手工业的发展

    D. 近代中国社会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   B. 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

    C. 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   D. 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1950年到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A. “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理论是持续时间最长并且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

    B. 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 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 B.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发挥任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罗马法规定:河流两岸土地的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其土地可供公众使用,如行路、拉纤、停泊、系缆、晾晒渔网等。这表明罗马法

    A. 随意剥夺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B. 调解了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C. 保护帝国内一切自由民利益   D. 严格规范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5 题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埃及人民1952年革命和1956年反对英、法、以色列武装侵略的胜利,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开始,摩洛哥、苏丹的独立,是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第一个高潮的主要标志。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

    ——据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对非洲、西方列强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平定新疆等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以后,为保证政冶上的有效统治,清朝统治者特别提倡迁移内地人民到新疆从事农业开发。清廷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内地人民完成向新疆的迁徙。1761年,清政府首先实行有组织的移民出关,尔后对落户的农户放宽起课年限,有力的保证了应募农民在迁入地有时间和力量开垦种地,受有组织的移民的吸引和鼓舞,自发迁移进入新疆的人口也与日俱增,移民屯垦取得显著成效。在西南地区,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汉族手工业者纷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来定居,有的开荒,有的经营木工,金工,石工等手工业,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

    材料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领土扩张的同时,兴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一批批移民像潮水般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最先的移民在西部开拓荒地,建立居民点,发展农业,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工业品则完全仰仗东部,这就为东部资本主义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反过来,西部新农业区的开辟,又为东部城市和工业人口提供了粮食及原料。农业资本主义沿着这条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在西部发展起来。总之,美国西进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的横向发展过程。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世纪至19世纪初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共同的历史借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记录一鲁迅眼中的辫子

    1903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剪掉了辫子。但是,更多的留日学生不敢剪辫子,拖着辫子又怕人笑话,所以流行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再戴上学生制帽,被鲁迅戏称为“富士山”。

    记录二黎元洪眼中的辫子

    (1911年10月13日)在剪辫的那天下午,黎元洪表示:“我前天未决心,昨天也未决心,今日上半天还未决心,这时是已决心了。”

    记录三百姓眼中的辫子

    吴经熊说:“1911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这辫子可是她十年里每天早上都静心地梳理打编的。”

    记录四辜鸿铭眼中的辫子

    一次在北大校园里,正好辜鸿铭走在前面,他们小声议论他的辫子,没想到他回头说,别看我留着辫子,你们身后还拖着一条精神辫子呢。

    ——摘编自傅国涌《辛亥百年: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即位之初,耶律德光(辽太宗)即下诏“选遥辇丸帐子弟可任官者”。会同初,得燕云十六州,曾以汉士平素所习之业选拔汉士,治理汉地,得名臣室昉等。会同三年,“东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贤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五年,又下诏求直言,选拔有才识者,果奏对称旨,则可擢置高位,表明了广泛延揽人才的愿望。……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耶律德光改革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耶律德光改革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敛税重刻”,使“诸国不堪命”,莎车、鄯善等十八国“遣使入侍”“愿请都护”。东汉明帝派出大军出塞,大败北匈奴,班超屡立战功。战后,他又奉命出使西域诸国。班超率36名随从,首先抵达鄯善。鄯善王对班超使团先热情后冷淡。原来是匈奴使者也到达鄯善活动,使鄯善王莫知所从。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到公元94年,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班超壮年出使,70岁才返回洛阳。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德国学者斯坦因认为班超对西域的经营使“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

    ——根据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班超成功出使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班超经营西域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