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记录一鲁迅眼中的辫子

1903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剪掉了辫子。但是,更多的留日学生不敢剪辫子,拖着辫子又怕人笑话,所以流行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再戴上学生制帽,被鲁迅戏称为“富士山”。

记录二黎元洪眼中的辫子

(1911年10月13日)在剪辫的那天下午,黎元洪表示:“我前天未决心,昨天也未决心,今日上半天还未决心,这时是已决心了。”

记录三百姓眼中的辫子

吴经熊说:“1911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这辫子可是她十年里每天早上都静心地梳理打编的。”

记录四辜鸿铭眼中的辫子

一次在北大校园里,正好辜鸿铭走在前面,他们小声议论他的辫子,没想到他回头说,别看我留着辫子,你们身后还拖着一条精神辫子呢。

——摘编自傅国涌《辛亥百年: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高三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