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企图仿效纳粹党,扶植法西斯团体。社会最低层的人们在“绝望中,似乎是准备跟着任何一个提出一套计划的疯人走的”。为此,忠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罗斯福总统,推进了系统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这些政策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由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其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三,保护劳工权益。与此相配套的法律被后继者所沿袭,成为美国福利和救济系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顾家稼等《美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中国《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中国《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三 联邦德国经济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1950~I960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5%,创西欧国家最高纪录。“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既有国际大环境下的外部条件,也有国内政策制度的重要作用。
——马远之《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政府颁布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的相关法律文件。分析上述法律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中国社会对罗斯福新政有何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50〜1960年”联邦德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100年来,五四精神一直在鼓励着青年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6月,郑振铎在《新文化运动者的精神与态度》中写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自发端以至于今,不过一年多,而其潮流已普遍于全国。自北京到广州,自漳州到成都,都差不多没有一个大都市没有新的出版物出现,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新文化运动者的存在。这个现象真是极可乐观的。”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
材料二 五四以前中国的社会,可以说是一点没有组织。从前这个学校的学生那个学校的学生是一点没有联络的,现在居然各县各省的学生都有联合会。从前这个学校的教职员和那个学校的教职员也一点没有联络的,现在居然有好几省已经组织成了什么教职员工会。从前工界是一点没有组织的,自从五四以来,有工人的地方,如上海等处也添了许多中华工业协会等种种机关。从前商界也是一点组织没有的,现在如天津等处的商人有同业公会的组织。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郑振铎的主要观点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影响。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危机时刻,思想家提出不同的拯救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旱灾、饥荒、侵略、战争、弑君一系列事件与灾难发生于17世纪中期的世界各地。危机由英国到日本,由俄国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蔓延全球,美洲大陆甚至也受到波及。在1640—1650年,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饥荒、营养水平下降以及疾病的增加。据估计,该时间段世界人口死亡了1/3。而中国的明清易代,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易代与17世纪总危机》
材料二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
材料三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编自冯特军《国际政治概论》、赵可全《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是如何从理论上来应对明清易代和17世纪总危机的?与此相比,英国应对17世纪总危机的方式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国际政治问题全球治理的努力方向。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自然神论(Deism)是在启蒙运动中兴起的一种宗教学说,由英国思想家赫尔伯特(1583-1648)始创,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也都宣传过自然神论。下列有关自然神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的出现受牛顿力学理论的影响
B. 它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
C. 上帝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D. 它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
高二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与梭伦改革相比,伯里克利时代被称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担任官职的范围扩大,消除了财产资格限制
②民主机构拥有最充分权力
③解决平民参政之忧使民主政治落到实处
④机构设置更加完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高二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其中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役,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②结果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③在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
④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高二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以及洋务运动的推动,使近代中国交通、通信事业蓬勃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③中国开始创办跨洋电报
④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高二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下图为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纺织业的发展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②纺织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
③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
④纺织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高二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首先在沿海地区出现和初步发展。下列序号与著名近代民族企业对应正确的是
A. ①轮船招商局
B. ②保兴面粉厂
C. ③发昌机器厂
D. ④江南制造局
高二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冯天瑜以明清学术四杰为例研究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转型,他指出:“晚明学者中,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在经世致用思想中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据此推断,冯氏认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于
①内生性
②独特论
③近代性
④融合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高二历史单选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