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5 题
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

    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能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瑞典研究人员最新在细胞中发现一种促使脂肪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TRAP与脂肪酶共有的元素有3种

    B. 如果能找到抑制TRAP 的功能的方法,可能使“怎么吃都不胖”在人群中变得常见

    C. TRAP 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D. 脂肪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与免疫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对侵入体内的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B.记忆细胞在受到相应抗原刺激时细胞周期会缩短

    C.浆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和记忆B 细胞

    D.特异性免疫反应中,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分泌淋巴因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7和8表示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图中的染色体1、2、5、7 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 不一定发生分离

    D.含有基因B、b 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能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B.甲状腺激素分泌受下丘脑的直接影响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变

    D.植物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示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

    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

    C.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

    D.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与D点相比,B 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 吸收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 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最好。

    (3)在温室中,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 含量 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当连续阴天光照不足时,应适当____________(升高或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一中大量苯丙氨酸转变成苯丙酮酸时,人体患苯丙酮尿症.图二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H、h)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是苯丙酮尿症.图三是图二家族某些个体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甲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回答:

    (1)分析图一,苯丙酮尿症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_(填数字)发生突变所致,图示过程说明了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结合图二、三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其中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个体U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图三中可能在Ⅰ1体内存在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 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____________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调节.

    (3)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肺癌在全国的发病率居肿瘤之首,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上海肺瘤 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免疫研究室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一种名叫“2F7”的靶向生物导 弹。这种生物导弹是一种专门对小细胞肺癌产生特定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 体。注入静脉后,会“直扑”小细胞肺癌病灶,使其携带的肿瘤化疗药物能“集 中火力”抑制、杀灭肿瘤细胞。这预示着有望弥补化疗药物“良莠不分”.损害 全身免疫力的缺陷。

    (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依据是:每种________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骨髓瘤细胞能_______________。制备出的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克隆抗体是由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其合成、运输和分泌依次通 过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治疗时必需采用静脉注入而不是口服单克隆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