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两相邻的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拉力FT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拉力FT与摩擦力Ff的合力的方向为:

    A.可能向上偏右    B.可能向上偏左   C.一定竖直向上   D.无法判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它们恰好与地球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可知,运行速度满足vA>vB>vC

    B.运转角速度满足ωA>ωB>ωC

    C.向心加速度满足aA<aB<aC

    D.此后,A最先回到图示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目前世界上输送功率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高压直流输电具有无感抗、无容抗、无同步问题等优点.已知某段直流输电线长度L=200 m,通有从西向东I=4 000 A的恒定电流,该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10-5T,磁倾角(磁感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sin 5°≈0.1).则该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40N,向北与水平面成85°角斜向上方     B.4N,向北与水平面成85°角斜向上方

    C.4N,向南与水平面成5°角斜向下方      D.40N,向南与水平面成5°角斜向下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弹簧的原长为6cm      

    D.弹簧伸长0.2m时,弹力的大小为2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等量正电,带电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0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

    A.将打在下板中央

    B.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

    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

    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上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A.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小

    C.带电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的半衰期是5天,12 g样本经过15天后,样本质量变为1.5g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不变

    D.在核反应中,X是中子,这个反应过程叫衰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辐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辐射出无数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

    D.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将消失

    C.改用频率小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甲所示是一台交流发电机构造示意图,产生交变电流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电阻为1 Ω,外接电阻为4 Ω,其他电阻不计,则:

    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25 Hz

    B.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4 V

    C.在t=0.01 s时刻,电路中电流的瞬时值为1 A

    D.若线圈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将耐压值为5 V的电容器与外接电阻并联,该电容器不会被烧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是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的装置,实验中使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频率是50Hz.

    放在水平桌面的小车(包括里面的钩码)的总质量为M,悬挂的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挂一个钩码时,水平木板上的小车恰好匀速运动,挂5个同样钩码时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每相邻两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数字的单位是厘米,都是该点到点“0”的距离,该纸带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从开始的“0”点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段的加速度a=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_______(用分数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阻,做如下测量.

    ①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后,应先_____________,再进行测量,之后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测得该元件电阻为_____________Ω.

    ②某同学想精确测得上述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 mA、内阻r1=10 Ω)

    B.电流表A2(量程200 mA、内阻r2约为2 Ω)

    C.定值电阻R0=30 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 Ω)

    E.电源E(电动势约为4 V)

    F.开关S、导线若干

    该同学设计了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如图所示,N处的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_(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开关S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____(填“a”或“b”).

    ③若M、N两块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_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一辆质量为100t的机车,从停车场出发经225m匀加速直线运动后速度达到54km/h.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让机车进站.机车又沿直线匀减速行驶了125m才停在站上,设机车所受的阻力保持不变,求:

    (1)机车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机车加速阶段的时间

    (3)摩擦力的大小和机车关闭发动机前所受的恒定的牵引力的大小

    (4)在机车行驶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一段路程,牵引力所做的功恰好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的一半,求这个路程的最大值.(本小问的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光滑金属导轨OP、OQ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间的夹角为θ=74°.导轨所在空间有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0.2 T.t=0时刻,一长为L=1m的金属杆MN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0.2m/s从O点开始向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金属杆MN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垂直于两导轨夹角的平分线,金属杆的中点始终在两导轨夹角的平分线上.导轨与金属杆单位长度(1m)的电阻均为r0=0.1 Ω.sin 37°=0.6.

    (1)求=2s时刻,金属杆中的感应电动势E和此时闭合回路的总长度.

    (2)求=2s时刻,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

    (3)若在=2s时刻撤去外力,为保持金属杆继续以v=0.2m/s做匀速运动,在金属杆脱离导轨前可采取将B从B0逐渐减小的方法,从撤去外力开始计时的时间为,则磁感应强度B应随时间怎样变化(写出B与的关系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