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3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滟(yàn)    (piān)舟子   钗(qíng)黄金   临(qióng)道士洪都客 

    B.(yǐn)岩泉   东南(chè)   (xī))隐处     雕栏玉(qiè)应犹在

    C.(qiāng)进酒  恣欢(xuè)   捣衣(zhēn)上   惟(jué)时之枕席 

    D.芙蓉(fǔ)   消(rù)暑    小(yī)轻舟    梦入神山教神(y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课内诗句字词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踯蹰      镜中衰鬓     岩扉松径     常使英雄泪满襟

    B.燎沉香     江流宛转     芙蓉泣露     夷歌数处起渔樵

    C.霁寒宵     乾坤日月浮   皓腕凝霜雪    栗深林兮惊层颠

    D.江娥啼竹   钟鼓馔玉     同消万古愁    一夜飞渡镜湖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羡       月照花林皆似  霰:雪珠

    B.烟涛微茫难求  信:音讯         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C.主人何为言少钱  何为:为什么      人事音书寂寥  漫:到处

    D.春花秋月何时 了:了结,终止     凭轩泗流     涕,鼻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的一生中漫游过许多地方,许多经典的诗歌都是他在漫游时所创作的,如《将进酒》就是李白应邀到嵩山作客时所写。

    B.2012年,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C.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辛弃疾那样有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

    D.“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悠悠钟声中,皎皎月光下,孟浩然缓缓独行,恬然洒脱,渐渐地陶醉在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中,与大自然化为一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一)名句默写(6分)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酌酒以自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质不眠倚桂树,                      (李贺《李凭箜篌引》)

    (5)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6)古来圣贤皆寂寞,                      (李白《将进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君子之      多:赞赏        

    B.以恩泽       市:收买

    C.数千百言      凡:凡是       

    D.会有恶居易者   素:向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白居易仰酬恩造,耿直进谏的一组是(    )(3分)

    ①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②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④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⑤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 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往往流传到宫中。

    B.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可由公家为魏征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赏他的看法。

    C.白居易在进谏吐突承璀之事时,言辞太尖锐,让皇上很不高兴。皇上认为白居易是对他无礼,难以忍受。李绛劝说皇上,白居易事无巨细必定要说,并非说话轻佻,是为报答陛下,皇上想广开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

    D.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正碰上有人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筱:细小的竹子。娟娟,秀美。②裛:通“浥”,滋润。冉冉,阵阵。

    1.“风含翠筱娟娟净”中“含”耐人寻味,历来为人所赞,请赏析它好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满 庭 芳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①。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②。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③。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溅溅:流水声。②化用了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所写《琵琶行》里的诗句,来表达诗人的心情③修椽:长椽子。燕子寄寓在房梁的长椽上。④身外:身外事,指功名利禄。

    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分点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3 题
  1. 选出下列选项中对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5分)

    A.攻占冀州后,许攸居功自傲,口出狂言后,曹操大笑。众将闻言,俱怀不平。一日,许褚骑马入东门,正遇许攸,许攸对他说:“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许褚大怒,拔剑杀许攸,提头来见曹操。曹操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乃令人遍访冀州贤士。《三国演义》

    B.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程昱诈称曾与徐庶结为兄弟,时常馈送物件给徐母,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去信召徐庶来许都。徐庶无奈,含泪向刘备辞行,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到曹营后,徐母因徐庶弃明投暗而自缢。《三国演义》

    C.周瑜设计在甘露寺招亲,试图软禁刘备。吴国太起初时对孙权行美人计不满,但见了刘备后大喜,以为“真吾婿也!”。但孙权一意孤行,刘备哀求乔国老,乔国老也无计可施,刘备在赵云的提醒下拆开了诸葛亮给他的第一个锦囊,并按计行事,因此得以和孙尚香在甘露寺完婚。《三国演义》

    D.法庭要审判玛丝洛娃。法庭的庭长早就到法院了,他要在开审之前,再过目一下案件,以免误判,并希望案子快点审完,提高效率。书记官提出要先审玛丝洛娃一案,因为他知道这个案件有很大蹊跷。《复活》

    E.聂赫留朵夫进一步了解监狱的旅站的情况后,看出在犯人当中发展起来的所有那些恶习,例如酗酒、赌博、残暴,以及囚徒们干出的所有那些可怕的罪行,包括人吃人在内,都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人能够惩罚人这种谬论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复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鲁肃曰:“……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必知彼虚实:敢问操军约有几何?”玄德曰:“备兵微将寡,一闻操至即走,竟不知彼虚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何言不知耶?”

    “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具体指哪“两场火”,请简述相关情节。

    (2)“他清清楚楚地想起当初他在过道里追上她,把那笔钱塞给她,然后从她身边跑掉的情景。‘啊,那笔钱!’他回想当时的情景,又是恐惧,又是嫌恶,就跟那时候他的心情一样。‘哎,多么卑鄙!’他也像当时一样骂出声来。”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让聂赫留朵夫骂自己是卑鄙的,那笔钱又是怎么回事,后来“她”的境遇因此发生了什么改变? 

    选做(    )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离娄上》)
    1.这段体现了孟子对仁的什么相关见解。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孔子“克己复礼为仁”和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分析文段中孟子认为的人们“今恶死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的原因在哪里,又如何去解决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风倒木

    小瞎子坐在风倒木上,发呆。倒木下是溪流,这棵树被风吹倒的时候,心甘情愿地躺在溪流上,变成一座独木桥。小瞎子听姐姐说,独木桥是山神送给咱们的礼物,要不,打猎、采蘑菇,我们怎么进山呢?姐姐是这么说的,她没有说还可以坐在桥上哭泣。姐姐常常一个人偷偷坐在桥上哭。

    小瞎子把手里的玉米饽饽掰成玉米粒大小的块儿,摆在风倒木上。他的一双瘪瘪的眼睛躲在薄薄的眼皮后面,受到惊吓的小兔子似的颤动。他偏着头,脸木僵僵的,微张着嘴,下嘴唇紧绷着下牙,上嘴唇似乎被什么硬器撬起,倔倔地翻挺,白而齐的上牙露在外面。除了眼睛之外,他把脑袋上所有的机灵都抽出来集聚在一起,送到耳朵上。

    他在听。

    黄昏退去了,即便是盛夏,夜晚的大森林里仍然冰冷,山林幽森黑暗。阳光下的骄子们屏息隐遁成无影无踪的秘密,夜游的生命挑起无边而沉重的黑色寂寥,人们啊因此躲在小屋里不敢出来。

    可是,小瞎子敢,他怕什么呢?黑暗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他打一生下来眼前就是黑的,小瞎子最不怕的就是黑。

    飞鼠子开始向风倒木俯冲,它们有穿透黑夜的大眼睛。落在风倒木上吃玉米饽饽,窸窸窣窣的声音和小溪流一样动听,和一棵草、一滴露珠弄出的动静一样可爱。

    小瞎子挪了一下屁股,玉米饽饽又摆了一溜。又有几只小飞鼠在小瞎子的面前滑翔而过,带来柔软的细风。小瞎子笑了,想,如果自己的头上长了树枝树叶子,那么这会儿必是悠荡起来了。

    姐姐悄悄摸来,拉了小瞎子的手往家去。两个人走出了林地,转过山脚,邻人的苞米地黄豆地在月光下静默地沉睡。姐姐的呼吸平缓了,拉着小瞎子的手温热了起来:弟,你不怕吗?飞鼠子都是死孩子的魂儿呢。她悄悄地说,生怕惊扰了什么。小瞎子笑了,脑子里掠过柔软的细风:飞鼠子有什么可怕?一阵风罢了。

    姐姐捏了捏小瞎子的手,不知道是责备还是赞许。两个人听着自己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半天没言语。大山的后面,月亮底下,传来震颤夜空的长啸,不知道是几只狼。每一次长啸后面都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停歇,像是某种试探和思谋。姐姐矮了身子贴近他:狼,怕不?小瞎子几乎笑出了声:狼有什么可怕?声音罢了。他使劲握了握自己的手,没想到姐姐“哎呀”了一声,抽出自己的手来,甩了甩,重新牵住小瞎子,叹着气:我知道你想什么呢,你不要做傻事。那冤家的确不是人,可是,再忍熬几年吧,等他上了些岁数,说不定就好了。

    谁他妈不是人啦!你这娘们竟然敢合计谋害亲夫!一个高壮的黑影从一棵矮墩墩的山柳树后跳出来,直接扑向了姐姐。小瞎子耳朵里全是熟悉的声音,哭声,骂声,拳头砸、脚踹的劲力似乎只有奔扑死亡的一条路了。小瞎子总是不明白,每一次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打死姐姐?他为什么一定要打死我?可是,小瞎子知道自己再也不要知道这个问题了,那个高大的男人抓住了小瞎子的脖领子,他的脑袋、身子于是像狂风中的树枝一样乱颤。小瞎子把手探向腰间,拔出尖刀,“啊”一声惨叫划破了星空,更结束了黑夜。

    小瞎子带上锁子上了路,耳朵里满满嘈杂慌乱的声音,他知道是邻人的和乡亲们的。他又那样偏着头仔细听。那些叹息、叫骂、猜测没有一丝遮掩。人们总是那样,他是个瞎子,可是,他们总不经意地又当他是个聋子:完了,小瞎子一定被砍了头了。这次小瞎子笑出了声,他正了正头,大声说:砍了头有什么可怕?脖子冰凉罢了!像是一声炸雷,炸开了之后便是一片瘆人的沉寂,人们都被小瞎子的话惊呆了,蒙在一种似睡非醒的境遇里不能自拔。

    这时候,一个女人嘹亮的哭声从林子里传来:哎呀,风倒木断了,我的羊儿掉到水里了,我的羊儿被断木砸死了!我的羊儿啊……疼煞我啦……

    小瞎子站住了,女人的声音缭绕在他的耳边久久不去,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暖暖的,静静地想,我断了头,姐姐也会这样心疼的。于是,小瞎子浑身一热,两股热泪就从他瘪瘪的眼睛里流了出来,小溪流一样不断了。

    这是小瞎子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流泪。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 文章开头“姐姐常常一个人偷偷坐在桥上哭”,联系下文,这“哭”不仅体现了“姐姐”悲惨的处境,而且还体现了“姐姐”无力反抗命运,也从来没想过要去反抗。

    B.第二段对“小瞎子”的外貌描写,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形象。

    C.文中关于“狼”的片段,为下文的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D. 在“小瞎子”杀人后,邻人的和乡亲们的那些叹息、叫骂、猜测没有一丝遮掩。人们总是那样。表现了作者对“看客”心态的批判。

    E. 作者非常智慧地设置了小说的结局。在结局发生之前,作者通过艺术地渲染、铺垫,符合艺术逻辑地描述小说结局的因由。
    2.文中划线语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情节内容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为什么以“风倒木”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诗歌要借助意象来传达感情。我们学过的诗词中许多都有挥之不去的“水”的影子。请选择你所知道的诗歌中含有”水”的意象的诗句,仿照下列例句句式,写两个句子,写出诗人笔下借水抒情的不同。(4分)

    例句:娥眉死去,血泪和流,白居易用“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来形容唐明皇刻骨铭心的思念。

    故国沦丧,身陷囚笼,李后主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抒发贯穿岁月的哀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 _ _________ _ 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 _ _________ _ 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树上,啄树雀发现虫子,可虫子迅速钻入深洞。啄树雀啄破树皮,但嘴不够长,啄不到。这时,啄木鸟飞来,把长喙伸进洞,用特殊的长舌,毫不费力地吃到虫子。啄木鸟炫耀:“要说捉树虫,非我莫属,我有一条能伸长的舌头。”

    啄树雀不在意,飞到另一棵树。啄木鸟又追着问:“还想捉虫?别瞎费力气了。”啄树雀没理会,又在一棵树上找到虫子。他啄开树皮,但洞太深,先前情形又出现。他飞下树,找到根枝条,枝条太长了,他就用嘴截去一段,啄掉丫杈,然后衔着飞回树上,把枝条另一端伸进洞,一会儿就把虫子拨弄出来,捉进嘴里。

    啄木鸟看呆了,祝贺啄树雀:“你真行,虽然先天条件不如我,但你有智慧,有办法,用智慧和办法照样能捉到树洞里的虫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为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