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2 题
  1. 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  )

    A.夏朝距今的年代已太远         B.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

    C.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         D.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  )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可能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

    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复杂深奥)。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

    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随意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①文中的“原理”是指分权制衡原则 ②“秦之定制”奠定了后世的基本政治格局③ 作者认为“后世”的官制没有创新 ④作者于对“原理”的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人认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地方长官)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下列引自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言论,能驳斥该观点的是(  )

    ① 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②(秦)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③(汉)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④(唐)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隋唐出现省这一中央行政机构, 通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以保证君权的独尊

    B.元朝中书省的职权大致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是(  )

    ①防范宰相擅权              ②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③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④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

    A.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B.九品中正制存在明显弊端

    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D.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       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与下面两幅地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  )

    A.秦、西汉     B.唐、元         C.秦、唐       D. 西汉、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路 ②省 ③道 ④州

    A. ①④③②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关于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①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区,行政权利受中央的节制;

    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③为保证官员尽职尽力,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

    ④行省最高长官不能调动军队,但可以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  )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  )

    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行省制不利于维系地方治安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  )

    A.要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B.决心解除地方割据势力

    C.挑起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增设官员,协助其理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巡视西藏时也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     B.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C.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D.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康熙会典中记载“(漠南蒙古)四十九旗自王而降,岁时必有至阙下者。使之分年相待以免其劳顿,给之稼粟以恤其匮乏,临莅之体,与拂循之仁交近矣。”清设立与此相应的机构是(  )

    A.土司制     B.理藩院       C.宣政院       D.行中书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  )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10分)史料研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但事实仍然是,它乃一种外来统治,在必要的地方,是凭武力强加的。……法国的统治通常意味着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行政管理的质量的印象更深刻的时候来临了。”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①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②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③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④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⑤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行政管理的质量”和“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矛盾? (2分)

    (2)材料二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乔治·华盛顿、孙中山、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孙中山主要活动列表

    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773年,援助波士顿

    1775年,任大陆军总司令

    1776年,指挥波士顿、特伦顿等战役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1年,约克镇战役胜利

    1787年,被推选为制宪会议主席

    1789年,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3年,再次被推选为总统

    1796年9月,发表告别辞

    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底,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

    1917、1920年,发起两次护法运动

    1924年,促成国共合作;抱病北上

    ——根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整理

    材料二

    请回答: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5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了甘地的部分奋斗历程,它们所代表的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请对图1所代表的事件作简要评价。(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

    材料二 下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是如何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关系的?(2分)举两例说明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是如何践行自己的观点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时代“游行的队伍”应该是指什么事件?(1分)图中邓小平时代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哪两项重大决定?(2分)

    (3)材料三中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中外科学家都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司成立,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此路原定六年完成,詹天佑却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詹天佑认为,“中国正在觉醒,已感到需要铁路。几乎在中国各地,现在都需要中国工程师,用本国的资金,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5分)

    (2)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从詹天佑生活的社会环境、人格魅力等方面简要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才的因素或条件。(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6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后人称周公曰“文”!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周公,他一人也做不出许多伟大事业来,但他是这许多事业中的代表人物,历史上这种代表人物越多,文明越昌盛……。”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材料三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我们研究制度,必然是一种通学。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有所因,无可凭空特起,必须通古今;又一方面,每一制度,同时必与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成为某一时代、某一政府之某一制度,必须通彼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周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指出作者在评价周公时有何突出特点?(5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两个基本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内阁的特点。(7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通古今”、“通彼此”的理解(各举两例)。(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