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多选题 3 题,简答题 3 题,实验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 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 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

    A. 氮气、氧化镁、氢气   B. 镁、氧化铜、海水

    C. 银、二氧化碳、冰水共存物   D. 水、红磷、食盐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 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D. 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的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的

    C.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D. 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酒驾”已经写入刑法.交警经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6O+4X+6H2SO4=2Cr2(SO4)3+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Cr2S3   B. CrSO4   C. CrO3   D. Cr2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5)熄灭酒精灯;(6)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撤离,(7)按顺序固定好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2)(3)(7)(1)(4)(6)(5)   B. (3)(2)(1)(4)(6)(5)(7)

    C. (2)(3)(7)(1)(4)(5)(6)   D. (3)(4)(1)(2)(7)(5)(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乙是反应物

    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2A+3B=C+6D,用足量的A和147g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200gC和54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214   B. 112   C. 107   D. 71.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

    D. 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4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3:2,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1/2,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    )

    A. 16g   B. 36g   C. 44g   D. 32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现有16克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氧化物   B.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0

    10

    2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40

    40

    A. b一定是生成物   B. x+y=40

    C.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60   D. 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a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

    B. 装置b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不一致,则气密性良好

    C. 装置c可用作高锰酸钾制备氧气

    D. 装置d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2.2

    6.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3.6

    2.2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表中a的值为2.8   B. 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   D. X只含碳元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三氧化钨(WO3)得到钨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通电电解氧化铝冶炼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炔(C2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 

    (5)在溶液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_________

    (6)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

    (8)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写化学式,下同)是__________ ,生成物是_______。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5)该反应__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如图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Ⅰ、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__ ,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

    (2)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 _______________; 

    (3)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的原因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 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因为氧气__________ ,所以可以利用装置F收集, 待_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证明收集满了。氧气还可以用___装置收集,因为氧气 ______________,用此法收集怎样检验是否收集满了氧气_________ 。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放在桌面上。

    (4)怎样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

    (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

    (6)若用如下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m”或“n”)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m”或“n”)端导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H3OH+12O2+6NH33B+5CO2+19H2O

    (1)上述反应中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2)若处理含有0.32%甲醇的工业废水500吨,理论上需要氨气________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