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7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7 题
  1. 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

    A. 刘伯承、邓小平   B. 谭震林、贺龙   C. 林彪、罗荣桓   D. 陈毅、粟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画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危机四伏,其中最严重的危机是(   )

    A. 经济恶化   B. 军事进攻受挫

    C. 反蒋第二条战线形成   D. 政治孤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李明同学在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1948年11月一1949年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主力决战。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

    A. 作战时间   B. 作战部队

    C. 胜利因素   D. 战役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中说:“(几十万民工)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东西。”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粮食的供给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B. 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C. 淮海战役是一场后勤补给战争

    D. 正确的战略战术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渡难关,那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北伐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孙中山曾经形象地教导学生说:“大家到这所学校来,不仅要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这说明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是(   )

    A. 国共合作后的革命学校   B. 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C. 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学校   D. 培养将军的摇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驾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 朱德   B. 叶挺   C. 贺龙   D. 刘伯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长征精神。下列不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 使反动派放弃了消灭红军的企图

    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

    D. 沿途播下革命的种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班同学在表演井冈山会师的情景剧时,下列人物中可能出现的有(   )

    ①毛泽东  ②朱德  ③周恩来  ④陈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如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反映的事件是(   )

    A. 南京大屠杀

    B. 西安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迫使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

    B. 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C.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爱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人罢市的推动   B.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 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 学生罢课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反映的是哪国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严重罪行(   )

    A. 法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七七事变爆发后,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是(   )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东北抗日义勇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这个城市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

    A.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B. 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 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D. 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A. 正面战场抗战   B. 敌后战场抗战

    C. 八路军与民兵抗敌   D. 全民族抗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应从以下素材中选择(   )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奠定基础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为了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的主要措施是(   )

    A. 设立南海经济开发区

    B. 修订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

    C. 派兵驻扎南海诸岛

    D. 与日本共同管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

    A. 《甲午风云》   B. 《西安事变》   C. 《鸦片战争》   D. 《重庆谈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美帝国主义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措施有(   )

    ①向日军下令,只能向国民政府和盟军缴械投降 

    ②派飞机、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③直接出兵侵占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 

    ④替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   )

    A. 攻坚战   B. 地雷战   C. 麻雀战   D. 运动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关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②主动撤离延安 

    ③与敌人作战的军队是西北野战军    ④彭德怀指挥作战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主要是因为:大会制定了党的统治路线,大会确立了邓小平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

    ——毛泽东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中的图二及材料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两党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2)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侵华战争,哪一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

    (2)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哪一重要会议?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论述题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但毕竟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实力。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瓢凉水浇下来。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了哪次运动的导火线?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