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9 题
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火焰上灼烧后闻气味和焰色反应等方法都可鉴别纤维素和蛋白质
    B.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通过蒸发氰酸铵水溶液得到尿素,其意义在于找到了合成尿素的一种实用途径
    C.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门捷列夫等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D.测定出土文物标本出14C在碳元素中原子数含量的减少程度,可推算文物的大致年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硫酸具有氧化性
    B.不同的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形成晶体析出时pH各不相同,所以可以通过控制溶液pH的方法分离氨基酸
    C.向一定体积的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实验为研究金属腐蚀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水中有气泡逸出
    B.铁表面的反应为Fe-3e→Fe3+
    C.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中心出现
    D.该实验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用苯甲醇制得了苯甲醛,同时还有氢气生成.分离出铜后,检验所得苯甲醛是否为纯净物可用的方法是( )
    A.测蒸气的摩尔体积
    B.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测熔点
    D.能否发生银镜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LiAlH4)、LiH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反应释放出H2,LiAlH4在125℃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1
    B.1 mol LiAlH4在125℃完全分解,转移3 mol 电子
    C.标准状况下,1 mol LiAlH4跟足量水反应可生成89.6L氢气
    D.LiAlH4与乙醛反应可生成乙醇,其中LiAlH4作还原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盛有1mL 0.01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01mol•L-1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01mol•L-1 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常温下,
    Ksp(AgCl)>Ksp(AgI)
     B  C2H5Br与NaOH溶液混合充分震荡,在加入AgNO3溶液.  检验C2H5Br中溴元素
     C 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2-
     D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尽  证明生成的气体全都是乙烯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棉籽中提取的棉酚是抗癌药品有效成分,市场价格相当于黄金价格的60倍.棉酚的结构可表示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酚可跟NaOH、FeCl3、Br2溶液反应
    B.棉酚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C.用1H核磁共振谱可证明棉酚分子中有9种氢原子
    D.棉酚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g 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C.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
    D.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含有NA个S-S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B.SiO2和Si都是光导纤维材料
    C.在硅胶中加入CoCl2可显示硅胶吸水是否失效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各项表述中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B.图②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③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图中的b>a
    C.阳极区pH增大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K2SO4
    Kl淀粉溶液
    在空气里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4H++4I-+O2═2I2+2H2O
    B 稀盐酸
    稀碳酸钠溶液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CO+H+═HCO
    HCO+H+═H2O+CO2
    C NaOH溶液
    Cl2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 Cl2+2OH-═Cl-+ClO-+H2O
    D H2SO4加有酚酞的
    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a2++OH-+H++SO42-═BaSO4↓+H2O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了研究一定浓度Fe2+的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氧化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越小氧化率越大
    B.温度越高氧化率越大
    C.Fe2+的氧化率仅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关
    D.实验说明降低pH、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Fe2+的氧化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混合溶液pH
    0.1 0.1 pH=a
    0.2 0.2 pH=9
    c1 0.2 pH=7
    0.2 0.1 pH<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C.c1=0.2
    D.丁组混合液:c(Na+)>c(A-)>c(H+)>c(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元素X、Y、Z、M、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它的氢化物反应能生成一种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可与Z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的两种化合物,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YX3常温下为气体.
    (1)化合物A、B由X、Z、M、Q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Se是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与Q同一主族.该族二至五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mol 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哂化氢反应热(△H)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99.7kJ•mol-1   B.+29.7kJ•mol-1 C.-20.6kJ•mol-1  D.-241.8kJ•mol-1
    (3)X与Z、X与Q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甲和乙,写出甲、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Q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X和Y也可形成18电子分子丙,它通常是一种液态火箭燃料.25℃、常压下,3.2g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62.4kJ,请写出丙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X、Y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热重分析法是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实验技术.现有一CaC2O4•nH2O试样,分别在氮气气氛、氧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得到如下热重(TG)曲线.
    (1)图中曲线上有三个失重台阶,分别表示加热过程中依次发生了三个反应.根据第1步反应的失重数据计算试样CaC2O4•nH2O中的n值(精确到整数)为________.
    (2)根据第2步反应的失重数据推测第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观察曲线说明氧气存在时有利于第2步反应进行,原因是________.
    (3)第3步反应中释放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观察曲线可判断出,氧气存在时不利于第3步反应进行,可能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1年8月12日,《云南信息报》首度披露 了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工业上将制取重铬酸钾(K2Cr2O7)和铬酸酐(CrO3)的剩余废渣称为铬渣,其成分为:SiO2、Al2O3、MgO、Fe2O3、CrO3、K2Cr2O7等.
    已知:①重铬酸钾和铬酸酐都易溶于水,这是造成铬污染的主要原因,它们都是强氧化剂,铬酸酐溶于水呈酸性;
    ②+6价铬易被人体吸收,可致癌:+3价铬不易被人体吸收,毒性小.
    ③下表为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参照数据.
    物质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Fe(OH)3  2.7  3.7
     Al(OH)3  3.7  4.7
     Cr(OH)3  4.7  a
     Fe(OH)2  7.6  9.6
     Mg(OH)2  9.6  11.1
    回答下列处理铬渣、消除铬污染的有关问题:
    (1)将铬渣用稀硫酸浸取、过滤,在浸出液中加入适量的绿矾,加入绿矾的目的是________.
    (2)再向浸出液中缓慢加入烧碱,至pH刚好达到4.7,过滤,所得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r3+完全沉淀[c(Cr3+)降至10-5mol•L-1视为沉淀完全],溶液的pH应调于a=________.
    (3)向(2)中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硫酸,调节至呈强酸性,所得的溶液是含________溶质的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高纯氧化铝可用于制高压钠灯的陶瓷管,实验室制取高纯氧化铝的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过氧化氢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检验Fe2+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2)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
    (3)上述流程图里,“结晶”这步操作中,母液经________     得到铵明矾(含结晶水).
    (4)上述流程图里,“分离”这个步骤应包含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蒸馏B.分液C.过滤D.洗涤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时,从“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得到启发.为了探究二氧化硫作用得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制取二氧化硫,现有下列三种硫酸溶液,应选用________   (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
    A.98%浓硫酸B.70%硫酸C.10%稀硫酸
    (2)为了探究SO2能否使品红褪色,该同学选择了正确的药品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①________;②________.
    (3)该同学选择了正确装置后,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为此,你认为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________.
    (4)该同学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他得出的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3 2-.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全在于锅底的那一层叫“特富龙”的涂料.特富龙是美国杜邦公司研发的含氟树脂的总称,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及各种含氟共聚物,PFOA(全氟辛酸铵)是生产特富龙过程中的必要添加剂.研究发现,特富龙在高温下,会释放出十几种有害气体,对健康有害.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聚四氟乙烯的合成途径如下所示:

    写出由二氟一氯甲烷分解生成四氟乙烯(又称全氟乙烯)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聚全氟乙丙烯可看作是由四氟乙烯与全氟丙烯按物质的量比1:1通过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而得到,聚全氟乙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PFOA的化学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双酚A工业上用来生产聚碳酸酯防碎塑料,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产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工业上用双酚A


    请回答:
    (1)双酚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有机物X为含氧的衍生物,其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27.6%,经测定X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9倍,核磁共振氢氢谱中只有1种峰,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苯酚与X反应制取双酚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若反应时双酚A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生成聚碳酸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双环戊二烯是一种化学活性很高的烃,存在于煤焦油中.
    (1)写出双环戊二烯的分子式________;
    (2)双环戊二烯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当中,可能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
    a.碳碳双键;b.碳碳叁键;c.苯环
    (3)室温下发生下列反应:,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篮烷是双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假设篮烷分子结构示意图中夹角只有135°、90°两种,它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 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当乙烯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16%时遇明火会发生猛烈爆炸,若爆炸时乙烯和氧气都几乎耗尽,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A.C2H4+3O2→2CO2+2H2O
    B.C2H4+O2→2C+2H2O
    C.C2H4+2O2→2CO+2H2O
    D.2C2H4+5O2→2CO2+2CO+4H2O
    E.2C2H4+3O2→2C+2CO+4H2O
    (2)为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2.000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2000mol•L-1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3ClO-+I-═3Cl-+IO3-;           IO3-+5I-+3H2O═6OH-+3l2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KI溶液体积/mL 19.98 20.02 20.00
    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