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34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1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4 题
  1.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 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

    C.万物发展的规律                        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1年底中国与丹麦联合发行《古代天文仪器》邮票,其中第一枚为“简仪”。关于“简仪”, 正确的说法是

    ①简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②迟至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简仪确定天体坐标

    ③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了简仪

    ④《授时历》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是与简仪等天文观测的发明分不开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0年中国邮政计划发行《中医药堂》邮票。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了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唐代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千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下列作品最能体现其书法特点的是

    A.《丧乱帖》        B.《肚痛帖》         C.《汉汲黯传》       D.《玄秘塔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要求改革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康有为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新学伪经考》一书阐明了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

    B.他是近代中国最早主张政治革新并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思想家

    C.他通过《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D.他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是近代中国人开设最早的新式学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世纪末,留学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主之君,立宪公之民;家全国,立宪公全国”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哪方面思想主张的萌生?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发展实业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以下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讲话,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新民主主义论》   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92年邓小平讲“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其背景是

    A.“文革”刚刚结束,“左”倾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C.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作出了贡献

    ③后者都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④都直接指导了中国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两弹一星”是指

    ①原子弹②氢弹③导弹④北斗通信卫星⑤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即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②学者于宪法范围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

    ③实施过程历经曲折

    ④与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张旭《古诗四帖》               图二 颜真卿书法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5分)

                               

    图三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四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2)图三、图四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两种画风差异的原因。(6分)

       

    图五  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3)依据图五,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1分)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现实环境没能给她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4分)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分析指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扩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来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

    (2)“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4分)

    (3)1902年后中国人所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大大超过自然科学和应用方面的著作。试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3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西方的历程及特点。(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