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huáng(     )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们紧紧地追上来,眼看就 bā(     )上了船。老头子又一gāo(     ),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péng(     )  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词填空(8分)

    (1)荡胸生层云,              。(杜甫《望岳》)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树树皆秋色 ,              。  (王绩《野望》)   

    (4)                ,林空鹿饮溪。 (梅尧臣《鲁山山行》)      

    (5)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为自己生在太平盛世却闲居家中感到羞耻的两句诗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实践活动。(7分)

    荷花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请回忆“荷”专题的学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一:知识积累】诗人爱荷,给我们留下了优美的诗句,请写出两句描写荷的诗句

    (2分)                                              
    2.【活动二:探究发现】根据下列资料,写出人们寄寓了“荷”哪些象征意义。(3分)

    资料一:1916年8月16日,孙中山被邀请在杭州西湖欣赏景色,看见湖中盛放贞洁的荷花,不禁感叹:“中国当如此花。”这表明孙中山先生希望中国人都能像荷花那样高尚挺立,磊落光明,也希望新兴的中国能像荷花那样灿烂芬芳,香飘四海。随后又至秋瑾墓前,凭吊为民族革命壮烈牺牲的秋瑾烈士。“中国当如此花”一语,正是孙中山先生自身品格的表露,也是秋瑾烈士精神的写照。

    资料二:荷花是印度的国花。古印度是佛教发源地,佛家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圣洁之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像的座基,就是由荷花瓣组成的。荷花的柔软、清香、洁净、吉祥及其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为世人称颂。

    资料三:在中国的传统蓝印花布中,有许多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如下图的图案就是将莲花与鲤鱼组合在一起,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祝愿。又如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示夫妻恩爱;再如莲谐音“连”(生),民俗有“连生贵子”的取意!

    3.【活动三:花中悟理】仿照第一句,写出从第二句中悟出的内容(2分)

    ①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②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

    他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将自己的不幸归至于命运,以“我招谁惹谁了?”进行自我安慰的人物是(   )(1分)

    A 祥子     B 老马  C高妈   D虎妞
    2.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样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于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 “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 “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①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1分)      

    ②选段中祥子的三十块钱是怎么来的?(1分)                 

    ③小说中祥子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梦想。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哪一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1分)     

    ④请根据下边提示,补写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3分)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的钱买了一辆车,可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                

    第三次,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阅读(27分)

    怯 懦

                         安 宁   (14分)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⑧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     (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北京)

    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

    发展(“话吧”)

    (1)

    高潮(礼堂)

    (2)

    2.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2)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4.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13分)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酌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⑩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摘自《济南时报》有删改)
    1.细读第①一③段,分析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生气产生心理变化→                   →(系统正常生产停止、       

    免疫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下降、消化功能减退) → 机体应激 → 诱发多种疾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情绪紧张导致压力增加,机体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来保证身体所需的供养,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B.不良情绪积累对人造成的危害,远比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严重得多。

    C.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是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

    D.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都是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4.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2)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5.读了此文,你认为避免不良情绪伤害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生活中,遭遇不良情绪时,你常用什么方法排遣?(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文阅读(24分)

    (一)(4分)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词语可以推知?(2分)

                                                              
    2.最后一句突出表现山林        的特点,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两岸连山,略无处(         ) (2) 至于夏水陵 (          )

    (3)引凄异(        )         (4)飞漱其间    (           )
    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4.《山峡》和《答谢中书书》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杨生之犬(10分)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犬,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犬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犬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犬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犬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犬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犬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犬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犬相与。”即而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犬夜走还。(选自《搜神后记》)

    【注】①周章:急得团团转。②跬步:半步。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甚爱怜之,行止与   (     )     2.  犬乃周章号唤,生醉不(     )

    3此犬曾我,不得相与(      )     4.乃路人云(     )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身洒生左右草上    此独跛之故,父子相保

    B生醒,方见     物外

    C系之去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 堕空井中   相与步中庭
    3.用“/”断句,只划两处。(2分)

    引 颈 视 井 生 知 其 意 乃 许 焉
    4.根据选文回答。(2分)

    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请概括回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40分)+ 卷面分(3分)

    以“我们一起品过的         (快乐/忧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