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填空题 2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2 题
  1.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李自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盐酸、稀硫酸、浓硝酸等剧烈反应

    B.Al、Cl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不相同

    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再继续加入KNO3固体,铜粉会溶解

    D.金属单质Na、Mg、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相应的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表示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二氧化碳电子式:   D. 氮气的结构式:N-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6gFe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B. 标准状况下,4.48L氦气中所含原子数为0.2NA

    C. 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

    D. 常温下,l.7gNH3和3,65gHCl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2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丙中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实验

    试剂甲

    试剂乙

    试剂丙

    丙中的现象

    A

    70%硫酸

    Na2SO3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浓盐酸

    KMnO4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溶液褪色

    C

    稀盐酸

    CaCO3

    BaCI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浓氨水

    CaO

    AlCl3

    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甲图装置可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   B.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 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 用丁图装置制取氯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滴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X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K+、H+、SO42-

    少量Ba(OH)2

    Ba2++OH-+H++SO42-=BaSO4↓+H2O

    B

    Fe2+、Cl-、H+

    少量NaNO3

    3Fe2++NO3-+4H+=NO↑+2H2O+3Fe3+

    C

    Na+、Fe3+、NO3-

    过量KSCN

    Fe3++3SCN-=Fe(SCN)3↓

    D

    NH4+、H+、HCO3-

    过量NaOH

    NH4++H++HCO3-+3OH-=NH3·H2O+2H2O+CO32-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含氯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含氯洁厕灵(主要成分HCl)混用可能会造成中毒,其原因是:NaClO+HCl= Cl2↑+NaCl+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Cl是还原产物

    B. NaClO只含有离子键

    C. 当释放(标况下)2.24L Cl2时,一定有6.02×1022个氯分子扩散到室内

    D. 使用消毒液时滴加食醋可加快作用发挥,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ClO-+CH3COOH=HClO+CH3CO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现有易溶强电解质的混合溶液10L,其中可能含有K+、Ba2+、Na+、NH4+、Cl-、SO42-、AlO2-、OH-中的几种,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2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明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能确定存在的离子是Ba2+、AlO2-、NH4+

    B.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42-、OH-

    C.若不能确定的离子中至少还存在着一种阳离子,则该离子的最小浓度为0.2 mol/L

    D.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AlO2-+ CO2+3H2O=2Al(OH)3↓+CO3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能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HC1比H2S稳定  ②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③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④Cl2比S更易与H2化合生成相应气态氢化物  ⑤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砹(At)是第VIIA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B. 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D. 第3周期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主族元素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K > Ga > Al

    B. 碱性: KOH > Ga(OH)3 > Al(OH)3

    C. 离子的氧化性: K + > Ga3+ > Al3+

    D.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K > Ga > A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是淡黄色粉末,m 为元素 Y 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Z<Y

    B. 阴离子的还原性:Y>W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D. W2Y2 中含有非极性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b的M层上有1个电子,a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单阴离子还原性:d>c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c

    C. 原子半径:b>c>d   D. ab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A.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          B.氯化氢溶于水

    C.溴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反应      D.锌和稀硫酸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白磷结构如右图所示,与O2反应生成P4O6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含有共价键的数目是

    A. 10   B. 12   C. 24   D. 2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各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

    C. 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了   D. 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用100mL2mol/L稀硫酸与过量铁片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的生成的速率增大而产生氢气的量不变的是

    A. 给反应体系适当加热   B. 向反应体系中加水稀释   C. 加入少量氧化铜固体   D. 加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B(g) 2C(g)+D(s)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⑦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A. 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⑤⑦   D. ②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经一定时间后,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是一种理想能源,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Y和Z形成的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_________。(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ZX与水剧烈反应产生X的单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3C(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经2 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ol·L-1降到0.8 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1。则2 min末B的浓度为________,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2 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 __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将________,若通入0.5L氩气,平衡将__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不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span style="color: rgb(169, 68, 66); font-size: 15.3333px;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45, 245);">I</span><span style="color: rgb(169, 68, 66); font-size: 15.3333px;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45, 245); 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ce&quot;;">.</span>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序号

    反应温度/℃

    C(H2O2)/mol-L

    V(H2O2)/mL

    M(MnO2)/g

    t/min

    1

    20

    2

    10

    0

    t1

    2

    20

    2

    10

    0.1

    t2

    3

    20

    4

    10

    0.1

    t3

    4

    40

    2

    10

    0.1

    t4

    (1)设计实验2和实验3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将实验_____和实验____作对比(填序号)。

    (3)将实验1和实验2作对比,t1____t2(填“&gt;”、“&lt;”或“=”)。

    II.以KI和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①0.1mol·L-1KI溶液 ②0.1mol·L-1 FeCl3溶液③0.1mol·L-1 FeCl2溶液 ④0.1mol·L-1 HCl溶液⑤0.1mol·L-1 KSCN溶液⑥ CCl4

    实验步骤:

    (1)取5mL0.1mol·L-1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L-1 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振荡,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4)另取一份,加试剂_______(填序号),现象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氧化氯(ClO2)是极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黄绿色气体,沸点为11℃,可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ClO2与Na2S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l)ClO2的制备:(已知: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干燥的ClO2 ,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③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

    (2)ClO2与 Na2S 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ClO2用 N2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ClO2 通入上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一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 I 中反应的产物。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Ⅰ中溶液于试管甲中,

    加入Ba(OH)2溶液,振荡

    ①_________

    有硫酸根离子生成

    另取少量Ⅰ中溶液于试管乙中,

    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

    品红溶液不翅色

    ② 无_____生成

    若在试管甲中继续加Ba(OH)2溶液至

    过量,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丙③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l-生成

    ④ClO2与Na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时,ClO2相对于Cl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任写2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石棉尾矿主要含有Mg3(Si2O5)(OH)4和少量的Fe2O3、Al2O3。以石棉尾矿为供源制备碳酸镁晶须(MgCO3·nH2O)的工艺如下:

    已知“焙烧”过程中的主反应为:

    Mg3(Si2O5)(OH)4+5(NH4)2SO43MgSO4+10NH3↑+2SiO2+7H2O↑+2SO3↑

    (1)写出焙烧产物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

    (2)为提高水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任写一条)。“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3)“除铁、铝”时,需将pH调至8.0左右,适宜作调节剂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NaOH       b.Ca(OH)2      c.NH3·H2O

    (4)“沉镁”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