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 民贵君轻观念

    B. “大一统”观念

    C. “君权神授”观念

    D. “天人感应”观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C.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D.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A. 论语

    B. 尚书

    C. 四书章句集注

    D. 传习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

    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②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

    ③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④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 客观存在的事物

    B. 人们的感知器官

    C. 科学试验的仪器

    D. 万物发展的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但是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

    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阳明学派对理学学派是一个正面的打击,至少儒家阵营中已并行有两支主流。但使理学家痛恨的是,阳明学派显然在指责理学家都是假仁假义、只说不做的骗子。”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思想是

    A. “致良知”

    B. “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 “存天理,灭人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指出:“但学风之提倡于上者,民之受之,犹在被动地位,不如濂洛关闽诸儒之自行集徒讲学,转足以正人心而维风化也,故宋末忠义之气,实胚胎于讲学诸儒。”据此判断,张亮采认为

    A. 宋代儒学教育注重提升个人的素养

    B. 私人讲学之风在宋代最盛行

    C. 理学最初形成于宋代的私人讲学中

    D. 民间讲学更易塑造忠义气节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

    A.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 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 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 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察举制   D. 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 汉武帝改革

    B. 商鞅变法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蒋传光在《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中指出: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宋明理学

    ①以“礼”为核心,构建新儒学体系

    ②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

    ③通过强化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

    ④使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被逐渐削弱

    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 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 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 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C.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 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消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脸,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中国军事的落后   B. 中国科学落后

    C. 中国无世界知识   D. 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 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B. 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C.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是

    A.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 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 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 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 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

    A. 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

    B. 对领地上农民进行司法审判

    C. 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

    D. 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即使他们在思辨的道路上走到另一个极端,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文艺复兴在各方面都创造了毫不逊色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从古罗马万神庙而来,米开朗琪罗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更是将恢宏壮阔、庄严崇高发挥到无以复加。……在理性的建筑构图原则中加入了艺术家的创造激情和审美装饰,建筑史开始了充满人性、向往自然、追求和谐的新篇章。

    ——《略论文艺复兴建筑的历史成因及历史地位》

    材料三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为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智者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历史贡献。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世纪”所倡导的主要思想和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   国

    西   方

    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时期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春秋

    战国

    5位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两宋

    时期

    38位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清末

    民初

    228位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3)依据材料三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19世纪末,德国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哪些奇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