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都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

    朝  代

    县 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朝

    郡县制

    郡—县

    二级制

    汉代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

    东汉末期:州—郡—县

    二级制

    三级制

    A.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B.西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C.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

    A. 甲说、丙说       B. 甲说、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

    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整理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的表格,在相同点的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相同点

    两国君主立宪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是国家元首,都是世袭制。

    不同点

    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德国君主掌握多项国家大权,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英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内阁对议会负责;德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英国议会拥有限制王权等多项大权;德国议会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

    A.在工业革命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建立的

    B.在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时建立起来

    C.导致国内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盛行

    D.符合本国国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产品的平均分配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B.它是将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的开端

    C.它正式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       D.它是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当时英国科学革命的标志性成果是(   )

    A.达尔文建立生物进化理论                             B.经典力学体系诞生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作品采取鲜明的对照、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非凡的英雄人物。”符合材料所描述文学作品特点的代表作是(    )

    A.《哈姆雷特》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百年孤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伴随着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前面论述的混乱和改革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国际分工,世界经济体中的核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三个部分的区分更加清晰,新型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处于核心区,传统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被现代生产力造成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工业革命拉大了各文明区的差距。……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的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一一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之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中西文明交流是不平等的,中国处在明显的弱势的一方、带有被动性。这次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转型。

    ——摘引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德、日的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关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德国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固,在19世纪束20世纪初—度成为欧洲和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成胁。它们的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抗,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尽管二次大战以后,德、日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每个后起大国认真吸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  在2012年ll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越南自从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以华为师”,并坚持结合自身实际,悦意创新,20年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一魏伟新,王利文《越南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伴随着经济变革而来”发生怎样的重大政治变革?(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工业革命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文明转型”的主要特点和历程。(10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日本、德国崛起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有哪些? (7分)

    (4)根据材料四,从现代化讲程的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过去很多年,我们在解读铁路为什么在《马关条约》前不能在中国获得发展时,总是以为铁路理念与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相背离,总是说铁路所经地方破坏了中国的风水,因而被抵制被拒绝。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真实的。铁路在《马关条约》前无法在中国获得充分发展,主要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物流和人流;而那时中国之所以没有足够物流和人流是因为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而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主要的也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而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开发资本,中国凭借自己的资本去开发矿产资源,去修筑铁路,那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困难。

    《马关条约》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个条约同意“日本臣民”有权在中国投资办厂,享受进出口政策优惠。根据条约体制,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人获得的这个权利一体共享。于是,在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干线迅速分段动工,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矿产资源很快获得开发。至1903年,铁路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巨大赢利空间的新兴产业,以致中国民间资本强烈要求政府将这些产业向他们开放。如果没有外国资本的介入,中国不可能在1895年之后获得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刻发生。

    外国资本对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说这就是经济侵略,这只是资本凭着本性寻找利润空间和价格洼地。

    ——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外国资本和资产阶级》

    评材料中关于近代外国对华资本输出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 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 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 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凡是脱离自然状态而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们,必须被认为他们把联合成共同体这一目的所 必需的一切权力都交给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只要一致同意联合成为一个政治社会,这一点就能 办到,而这种同意,是完全可以作为加入或建立一个国家的个人之间现存的或应该存在的合约的。 因此,开始组织并实际组织成任何政治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 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这样,而且只有这样,才曾或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

    ——摘自洛克《政府论》

    (1)概括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简析洛克的民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 )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 由……(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4)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 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 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 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  第一,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第二,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 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第三,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 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 第四,他们要在尊重他们现有的义务下,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 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第七,这样的和平将使 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第八,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 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 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 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

    ——罗斯福、丘吉尔《大西洋宪章》

    (1)    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8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所倡导的原则的看法。(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他展开“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对于1927 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颗政治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推行现成的学校制度,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异常地同情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

    ——陶行知《剿匪与造匪》(1932年发表于《申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异同。(8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陶行知。(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