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4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
    A.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B.只有原子才满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医学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4C与12C的性质完全不同
    B.14C与14N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C.14C6012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足量铜与200g 98%的浓硫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B.16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1L 0.5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数为0.5NA
    D.78g Na2O2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是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B.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且都能与硫酸溶液反应
    C.工业上制备镁是用电解熔融的MgO来完成的
    D.SO2通入新制氯水中,氯水退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都是胶体
    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达到预定目的是( )
    A.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B.用过量的KSCN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C.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N2中的少量O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Na2SO4和NaCl固体混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后,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根据电极产物,电解过程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阴极自始至终只产生H2
    B.电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
    C.电解过程中,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第一阶段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混合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C.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SO32-、NO3-
    D.在溶质为KNO3和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B>C
    B.原子半径:A>B>C
    C.离子半径:A2->B2+>C-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C>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Ca2++OH═CaCO3↓+H2O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NH4+H2O+NH3
    C.NaHCO3的水【解析】
    HCO3-+H2O═H3O++CO32-
    D.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4OH-→O2↑+2H2O+4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对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c(NH4+)>c(OH-)>c(H+
    B.0.1 mol•L-1(NH42SO4溶液中:c(H+)>c(NH4+
    C.0.1 mol•L-1的HCl溶液与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c(Na+)=c (OH-)+c(Cl-
    D.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H大于0
    D.图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SO2中的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1 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2+时转移2 mol e-
    C.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D.I2是ⅦA族元素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2+氧化成Co2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常温下,KSP (AgCl)=1.8×10-10 mol2•L-2,KSP(AgI)=8.3×10-17 mol2•L-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 KSP 比在纯水中的 KSP
    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
    C.将0.001 mol•L-1的AgNO3 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
    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4g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中的纸片上称量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未进行干燥
    ④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待溶液变成浅红色时即停止滴定
    ⑤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2)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在通风橱内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②实验中剩余的过氧化钠粉末用纸包裹好后,放入垃圾桶内
    ③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④为了节约时间,锌与稀硫酸反应一开始有氢气放出,就直接做氢气点燃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课外活动小组将图1所示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在实验室里制取一定量的FeCl3(所通气体过量并充分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MnCl2+Cl2↑+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分别代表元素符号),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
    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C与E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C______E(填“>”、“<”或“=”),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______(填序号).
    ①氢化物H2E的酸性比H2C强
    ②氢化物H2C的热稳定性比H2E强
    ③氢化物H2E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3)将由BC和BC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下图所示装置中,用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
    已知(ⅰ) 浓硝酸能将气体BC氧化成BC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BC.
    (ⅱ) NaOH溶液与B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BC2═NaBC2+NaBC+H2O  NaOH溶液与B、C气体不反应
    a.装置①、②、③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b.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某另外一种气体,试推测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______(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c.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的现象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B、D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俗名是______.
    (2)A、D物质的水溶液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色,说明溶液均显______性,其原理是否相同?______请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并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
    (3)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气体D至饱和后,再通入足量的气体B可制得物质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实验班必做,平行班选作)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分析该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
    ②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一定条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恒温、恒容条件下,CO、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CO,同时生成1mol CH3OH
    (2)如图1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K2(填“>”、“<”或“=”).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g),使压强增大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则CH3OH(l)和O2生成CO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2009年10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是_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5)以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如图3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