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的美景。此诗体现了(   )        

    A.山水诗朴实恬淡的特点     B.魏晋时期社会祥和安定

    C.当时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D.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于长安及五都(即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这表明(   )

    A.五都城中划有专门的市     B.专设官员强化管理

    C.城市管理渐趋开放        D.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衡阳市八中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一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明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  

    A.一个纺织作坊遗址中有较多棉纱、棉布   

    B.一个陶瓷作坊遗址内发现带阿拉伯文图案的瓷器

    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珐琅彩瓷器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贾思勰所编著农书《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贾思勰编著这本农书的目的是(   )  

    A.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           B.发展手工业

    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               D.重视发展农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

    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A.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B.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交通运输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挂羊头卖狗肉’式地‘过继’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当时中国商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妥协性     B.中国商品缺乏信用

    C.外国商品可免交内地税        D.欧洲人享有一些特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为民国初年南洋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⑤公司艰苦创业,经营有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   )

    A.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

    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

    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下图: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D.自然经济所占成分微不足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剑桥中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

    A.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经济工作中存在着严重冒进倾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B.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C.该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D.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   )  

    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是指(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30多年来,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贡德·弗兰克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 000吨和74 000吨白银,各有27 000吨和54 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 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 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C.商品贸易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  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1号”飞机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有人描述18世纪时的英国城市伯明翰:“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的奴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砍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铃铛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该记载最能说明(   )

    A.世界市场得到逐步扩展,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B.伯明翰成为英国最发达的城市

    C.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D.伯明翰的农业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某个历史时期开始出现这样的现象:“创新的源泉发生了变化……创新的来源更为多样:工业部门建立研究和开发机构,使寻求技术变化机会的拿薪俸的工程师、科学家阶层的人数增加,而使个体发明家、小企业家人数减少。”从材料可以看出(   )   

    A.西欧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B.科学研究完全受控于垄断组织

    C.科技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因素       D.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个体发明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 

    ④客观上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材料三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四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材料二反映了汉初什么经济现象?(8分)

    (2)指出材料三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6分)

    (3)据材料四,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6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950年起到2008年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 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 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材料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材料三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材料四 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亿美元)

    项目

    金额

    比重(%)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5 385.8

    44.2

    加工贸易

    6 176.5

    50.7

    其他贸易

    617.8

    5.1

    ——以上资料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002~2007年间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主要国内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国际因素。(8分)

    (3)据材料三、四,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