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警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   )

    A.甲午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

    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C.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解放战争中,以徐州为中心,包括连云港市在内,规模空前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全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北伐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法国大革命(   )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俄国l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废除了农奴制度

    C.促进了社会进步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充分表明了这一深刻的道理。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

    A.中国赔款2100万元给英国     

    B.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为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B.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D.允许工人与雇主集体谈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

    A.诺曼底登陆战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苏军攻克柏林  D.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历史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话题,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

    ①欧洲国家的联合成为挑战两极的重要力量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

    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已经形成

    ④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来日本拜认了欧美为老师,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材料二: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24日表示,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事”。面对中国和韩国的抗议,安倍态度强硬。日本政府26日就此前公布的将明确把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及竹岛(韩国称独岛)称为“日本领土”的教科书审定结果,确定了将要求中韩两国冷静对应此事的方针。——摘自共同网

    材料三:1月27日是一年一度的“大屠杀纪念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此发表谈话,宣称德国对纳粹罪行“永久担责”。  ——摘自人民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拜认了欧美为老师”的那次改革指的是什么?这是改革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3分)

    (2)“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是什么战争?面对这场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取胜的根本原因?(2分)

    (3)历史上,一战后的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激化,通过哪次会议帝国主义重新确立了对亚太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2分)

    (4)由材料二、材料三可以看出,战后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存在什么不同?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10分)

    图一是中共成立时期的毛泽东,写出中共成立历史意义(2分)

    图二是1927年的毛泽东,写出这一年毛泽东领导武装起义的名称、为中国找到的一条革命道路是什么?(2分)

    图三是毛泽东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出这首诗反映的是那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是什么?(2分)

    【伟人情怀】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材料中毛泽东所说的“胜了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1分)

    试分析党中央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指挥的“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分)

    【缅怀伟人】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伟人毛泽东一生的主要事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巨大变化。

    (1)当今世界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4分)

    (2)当今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指出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具体表现?如何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4分)

    (3)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分别举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