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下侧为一幅月面图像,回答:

    月面图象显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月坑,其成因可能是

    A.天体撞击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火山喷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地球表面很少有类似“月坑”这类地貌,不是因为

    A.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

    B.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地球表面有植被覆盖

    D.地球表面被人类改造得强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关黑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B.黑子时多时少,变化周期约为11年

    C.是太阳色球层中出现的黑暗斑点  D.黑子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

    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地震波中的纵波能够通过地球内部的所有圈层,横波则不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③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图中两条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上的一段,OQ为经线上的一段,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是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最冷的季节             D.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2.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只考虑经纬度因素)

    A.P地为6点钟  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C.Q地为北半球晨昏线纬度的最高处  D.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1.四幅图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对①②③④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张力作用

    B.②处地貌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③处主要发育在河流的中上游

    D.④处常形成沟谷、河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红海位于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四幅图表示气流运动方向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回答下题。

    1.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沉积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⑤⑦和⑥⑧  B.⑥②和⑤⑧  C.③④和①②  D.⑤⑧和⑥⑦

    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A.石灰岩、砾岩、页岩  B.大理石、板岩、石灰岩

    C.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D.玄武岩、砾岩、片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图等压面是某地某日高空的气压状况,则

    A.A地多晴朗天气  B.A地气温比C地高

    C.近地面气流由A流向C  D.四点气压最低的是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题。

    1.甲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B.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北半球一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风从南侧吹来  B.飞机顺风飞行

    C.飞机逆风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图,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附近

    C.①地是冷性气流  D.②地盛行西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图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读三圈环流图,回答下题。

    1.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   B.bcd   C.ade   D.cde

    2.正确反应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右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2.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  B.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C.信风带形成的风向  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表中X、Y的时间最可能为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甲日

    6:40

    18:40

    50°

    乙日

    5:15

    20:05

    73.5°

    丙日

    X

    Y

    26.5°

    A.8:10、17:10  B.8:05、17:15

    C.7:25、16:35  D.8:15、17:2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春分日,当0°经线为0点时,某地北边是热带,南边是温带,西边是黑夜,东边是白昼,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5°N,0°           B.23.5°S,0°

    C.23.5°N,90°W         D.23.5°S,90°E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如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回答下题。

    1.该地位于

    A.45°N,110°E            B.21.5°N,110°E

    C.45°N,130°E            D.21.5°N,130°E

    2.这一天

    A.地球距离太阳最远  B.嘉兴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__条断层,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____处。(填字母)

    (4)若F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_______板块中,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处,因为: 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地说,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________,C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它将________切断。

    (5)E处的风向为________,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印度半岛此时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此刻北京时间是7:00,则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2)此日,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________方向。

    (4)此季节,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________(气压带),使其仅仅保留在洋面上,如太平洋上的________(气压中心),南亚此时吹________风。

    (5)若两个星期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全球昼长达到一年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自此以后的半年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学生在做一个实验,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个)、温度计(2支)、土壤(少量)、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将温度计A、B分别放在其上。Ⅱ: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温度计A上。温度计B无任何遮盖物。

    Ⅲ:将两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作出分析:

    (1)3小时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

    (2)这个实验模拟的是________,并作简要分析。

    (3)实验显示对流层大气直接主要的热源来自________;这一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建设________以更好地起到保温作用。

    (4)深秋季节,在寒潮来临之前,农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制造烟幕,以减轻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请解释其原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